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未知何处是彼岸 > 一百四十七章 边界(七)

一百四十七章 边界(七)(1 / 2)

一九五九年的冬雪簌簌落下,不是鹅毛的轻盈,而是带着关外特有的粗粝,打在脸上像细碎的沙,落地便压实了,泛着一层灰蒙蒙的光。

这雪,吸走了天地间最后一丝暖意,也仿佛吸走了娄翰林心里那点残存的对于高秀平的念想。

娄翰林最终还是与高秀平分开,投奔供应站站长吴国富,并当了上门女婿。

对一表人才的娄翰林,吴月一见钟情,吴国富的爱人于艳芳很满意,娄翰林是生产队的民兵连长,属于年轻人中的佼佼者,这样的孩子抢到就是宝。

况且娄翰林是孤儿,没有任何负担,吴国富只是担心娄翰林还会对高秀平念念不忘,为此,他特意打听高连发。

高连发告诉吴国富:“吴站长,你抓紧时间招你的养老女婿吧,别让人抢走了,翰林这孩子各方面都不错。高秀平跟我弟弟处对象呢!你放心吧?”

高连发的一席话让吴国富的心稳稳当当放进肚子里。他跟娄翰林进行了一次深入长谈,确定娄翰林死心塌地当上门女婿后,用火箭的速度为他们操办婚事。

娄翰林没有考虑太多,对他而言,从福利院冰冷的集体生活,搬进高秀平家住,有了烟火气和家人的关怀,感觉生活有了温度。

从高秀平家出来搬到生产队里住,是一次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的过程。他不想让这种下降的趋势保持太久,越早结束越好。

他躺在生产队冰冷的土炕上,听着窗外北风卷过枯枝的呜咽,像无数只饿狼在嚎。搬到吴站长家?那意味着热炕头、细粮饭、不用为半块冻硬的窝头算计。

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那点微弱的自尊在汹涌的饥饿感和对温暖的渴望面前,薄得像窗户纸上结的冰花,一捅就破。

他不在乎什么婚礼形式,反正他孤家寡人,有吴国富一手安排,他啥也不管。吴国富白捡个儿子,夫妻二人自然是尽心尽力。

婚礼那天,村里张灯结彩,热闹非凡。娄翰林穿着崭新的中山装,吴月则是一身红棉袄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于艳芳忙前忙后,笑得合不拢嘴。

婚后不久,娄翰林就到公社上班。公社民事调解员的身份像一件崭新的外套,让他走在村里时腰杆挺得倍直。

吴月的温柔熨贴着他,岳母于艳芳的嘘寒问暖填补着某种空缺。日子像村口那条封冻的小河,表面平静安稳,底下却暗流涌动。

娄翰林结婚没几天,曲桂娥开始为儿子高吉梁的婚事着急。她不想干涉儿子的婚事,最后把利害关系跟儿子说明白,决定成全儿子和吴迪,后果自己承担。

高吉梁主意已定,有娄翰林打头阵,他可以不当上门女婿,这一点他得感谢娄翰林。吴国富曾多次暗示他,要他当上门女婿,他没答应。要不然早就结婚。

如今不用当上门女婿,就得考虑婚房的问题。高吉梁不糊涂,家里的房子是妹妹高秀平自己花钱买的,不结婚在家里住没问题,如果结婚当婚房,他没这个脸。

曲桂娥也考虑这个问题,家里的老房如果翻新,用不了多少钱,现在家里条件好些,一起凑钱应该可以,檩子有一些,不够再想办法,石头是现成的。

高秀平不同意:“哥哥是国家干部,攒钱在公社附近买个现成的房子吧?上班方便。老房子我准备留给佳玉,等我再攒点钱,我负责给翻新一下。”

刘佳玉一听姐姐要为他考虑房子,急忙阻止:“姐,不用考虑我,先考虑哥的情况,让哥有个满意的婚房,别让人家瞧不起。”

曲桂娥也说:“佳玉不着急,等你们都挣钱,一起攒钱,一定让佳玉有个像样的婚房。”

高吉梁也说:“这房我先翻新住着,等我有钱买了房子,把房子腾出来给佳玉也行。”

高秀平见家人说得都在理,便不再坚持。

一家人忙忙碌碌开始翻新房子。高吉梁和家人分工明确,他负责采购翻新所需的零碎物件,高秀平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去寻找价格实惠又质量好的材料。

老屋的墙皮扑簌簌地往下掉,露出里面黄泥和草梗的筋骨,像一位垂暮老人被剥去了最后的尊严。

每一锤落下,都震起一片陈年的灰尘,在透过破窗棂的光柱里狂舞。

高殿玉和刘巧翠夫妻也来帮忙,高殿玉当帮忙头,刘巧翠负责做饭给帮忙的人吃。曲桂娥看着这一大家人互帮互助,心里很安慰。

高连生接替娄翰林当上民兵连长,在生产队里带来一些民兵来帮忙。一开始,高吉梁干劲十足,但拆墙的时候,一块石头突然滑落砸到了他的脚,疼得他龇牙咧嘴。

那块滑落的石头带着泥土的腥气和寒冬的冷硬,狠狠砸在他脚背上。剧痛瞬间炸开,像无数根钢针顺着脚骨往上钻。

他呲得倒出一口冷气,冷汗刷的就冒了出来。眼前阵阵发黑,却死死咬住后牙槽,把涌到嘴边的痛呼硬生生憋了回去,只化做额角暴起的青筋。

高殿玉赶紧过来查看情况,高吉梁强忍着痛说:“没事,小伤,接着干。好在只是脚趾肿了,骨头没事。”

随着翻新工作的推进,难题也接踵而至。腐朽的檩子被抽出来,露出屋顶狰狞的破洞,向天空张开了嘲讽的嘴。寒风毫无阻碍的灌进来,卷着地上的浮土和草屑。

众人望着那几个朽木,愁绪像屋里的寒气一样凝结不散。合适的檩子如同旱季里的一滴甘霖难觅踪影。

高秀平正想去王家窝屯找王金凯帮忙,宋美贵带着王玉胜过来串门,看到一家人忙着盖房子,责怪小姨不告诉他们,不然也来帮忙。

十二岁的王玉胜已经长成大小伙子,龙睛虎眼,壮壮实实,他见众人都忙着干活也要前去帮忙。

高秀平给他安排一个重要任务:“玉胜,你现在回家找你爹,让他帮我借四五根熟檩子,盖房子马上就用的那种,多少钱都行,不着急用等我还檩子也行。反正现在盖房子急需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王玉胜挺着小胸脯,像接到军令的小战士,他稚嫩的脸上满是郑重,把高秀平交代的话在嘴里反复咀嚼了好几遍:“四五根……熟檩子……马上用……钱买或借……”

他眼神亮得惊人,仿佛这任务是通往成人世界的通行证。

宋美贵不放心:“秀平,还是我回去吧,我怕玉胜办不明白。”

高秀平坚定地说:“我相信玉胜,一定能办明白,玉胜,你只要把话传明白就行,让你爹去办,你能行,是吧?”

王玉胜高兴地点头:“能行,我一定能解决问题!”

王玉胜说完,一溜小跑回王家窝屯执行任务,宋美贵留下帮着忙乎别的。

不到小半天功夫,一辆马车碾过积雪嘎吱嘎吱的停在门口。王金凯跳下车辕,拍了拍身上的血沫子,王玉胜则急着跑去报信。

那几根又直又粗的檩子静静地躺在平板上,带着松木特有的清香,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,它们像沉甸甸的金条,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。

众人一看急忙围了上来,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共八根檩子,吉祥数字啊!大家齐动手,又换掉三根不太好的檩子,八根檩子全部用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