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秀平突然想起什么:我听说县城中学有物理实验室,那里会不会有炼钢的书籍?
娄翰林眼睛一亮:对啊!我怎么没想到!我这就去找连发叔请假,去县城一趟!
当天下午,娄翰林就借了辆自行车赶往县城。高秀平一直等到天黑,才见他风尘仆仆地回来,怀里揣着几本油印的材料。
找到了!他兴奋地说,顾不上擦汗就翻开资料,这是正规钢铁厂的炼钢流程,虽然咱们条件有限,但可以借鉴一些方法!
娄翰林根据资料改进了炉体结构,还教会大家如何分类处理原料。高秀平则组织妇女们把收集来的铁器按材质分类,去除杂质。
改进后的第一炉铁水出炉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当暗红色的铁水缓缓流入模具,娄翰林的手微微发抖。
温度控制得不错,他小声对高秀平说,这次应该能成。
炉火映红了半个村庄,把夜空烧出一个窟窿。娄翰林蹲在炉前,额头的汗珠滚下来,砸在铁锭上,呲的一声,仿佛连汗水都要被征用去炼钢。
然而,当铁锭冷却后检查,质量虽有提高,但距离真正的钢材仍有很大差距。更糟糕的是,曲万和会计宣布,互助组的铁器原料已经耗尽,木炭储备也所剩无几。
上级刚下达了新指标,高连发在当晚的紧急会议上宣布,声音嘶哑,要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50%!公社领导说了,完不成任务的要插白旗!
会场一片死寂。高秀平看见娄翰林的拳头握紧又松开,眼睛里闪烁着痛苦的光芒。
连发叔,娄翰林终于站起来,声音坚定但平静,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和知识水平,这个指标实在...实在难以完成。我建议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,请求调整指标或者提供更多支持。
高连发的脸色变得铁青:娄翰林!你这思想存在保守倾向!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!从明天开始,全体动员,上山砍树,挨家挨户再搜一遍,连一根铁钉都不能放过!
会议不欢而散。高秀平追上独自离开的娄翰林:翰林哥,你别往心里去,连发叔也是压力太大...
娄翰林停下脚步,月光下他的表情异常复杂:秀平,我在想...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方向?庄稼眼看要播种了,壮劳力却都在炼钢。就算炼出再多铁疙瘩,没粮食吃怎么办?
高秀平心头一震。这样的话太危险了,但她内心深处却有个声音在附和。她想起家里日渐减少的存粮,想起荒芜的田地,想起母亲看着新房门窗时担忧的眼神...
嘘...她紧张地看了看四周,别说了,小心被人听见。
娄翰林苦笑一下,突然握住她的手:秀平,你是个明白人。我只跟你说,照这样下去,不出三个月,村里就要闹饥荒。咱们得想办法留点后路。
他的手温暖而粗糙,高秀平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脸红心跳,而是感到一阵寒意袭来。她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,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危机。
第二天一早,高秀平发现高连勇和几个年长的组员悄悄去了田地,开始整地备耕。而炼钢现场,人们的热情明显减退,炉火也不如往日旺盛。
中午休息时,高秀平把两个红薯塞给娄翰林:给你,看你最近都瘦了。
娄翰林感激地接过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高秀平看着他消瘦的脸颊,心里一阵酸楚。
翰林哥,她鼓起勇气问,如果...如果炼钢失败了,会怎么样?
娄翰林停下咀嚼,沉默了一会才说: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不管发生什么,咱们得先活下去。他抬头直视她的眼睛,秀平,答应我,不管别人怎么说,你家一定要偷偷留点粮食和种子,好吗?
高秀平郑重地点点头,突然觉得眼前的娄翰林不再是那个书生气十足的学生,而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男子汉。
就在这时,村口传来一阵喧哗声。两人跑过去一看,原来是公社派来的检查团到了,带队的是个梳着分头的年轻干部:“谁在拖后腿?”
“是刘德好!”
娄翰林和高秀平都认出来,高连生听说是刘德好也赶过来:“其实,我跟你说,德好,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,我们已经尽力了。”
刘德好不依不饶:“不行,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,创造条件也要上。”
说完他指着冒烟的高炉大声训斥高连发:
就这么几座小土炉?别的村都建了十几座!你们互助组太落后了!这次评比,你们要插白旗!
高连发佝偻着腰,连连点头称是。高秀平看见他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,心里一阵难过。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汉子,如今被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刘德好在炼钢炉子边转来转去,不小心踩到位凝固的矿渣,新皮鞋顿时长出三寸高的后跟,走起路来活像踩高跷的唐老鸭,引得众人一阵哄笑,刘德好骂骂咧咧地走了。
检查团走后,高连发召集全组开会,宣布要连夜再建三座高炉,把产量追上去。但这一次,响应的人寥寥无几。
娄翰林站了起来:连发叔,咱们已经尽力了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准备春耕,不然秋天没粮食,全村人都得挨饿。
高连发指着娄翰林,手直发抖,就是你这种右倾思想拖了后腿!从现在起,你不再是技术指导了!
高秀平的心猛地一沉。她看见娄翰林挺直了腰杆,眼神出奇地平静:连发叔,我服从组织决定。但我请求调去田间劳动,至少保证咱们有口饭吃。
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。当晚,高秀平辗转难眠。
窗外,新建的高炉火光冲天,映红了半边夜空。而在远处的田野里,几点微弱的灯光缓缓移动——那是高连勇和几个老农,趁着夜色偷偷整地。
她突然明白了娄翰林的选择。有些事,比表面的荣誉更重要;有些责任,需要有人默默承担。
想到这,高秀平拿起藏在自家门后的铁镐,加入到高连勇他们的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