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手与“谛听”小组的联络任务后,王辰并没有急于行动。他让林风(在“深潜”工作组允许的间歇)通过之前约定的、极其隐秘的渠道,向“山魈”发送了一条经过多重加密的简短信息:「条件已备,面谈细节。」
信息发出后,如同石沉大海。王辰并不意外,像“谛听”这样的存在,必然有着极高的警惕性和独特的行事节奏。
一周后的深夜,王辰放在家中书房的、一部从未对外使用过的卫星电话,发出了极其轻微且特殊的震动提示音。他走到书房,关好门,接起了电话。
“王董。”听筒里传来“山魈”那特有的、经过处理的低沉沙哑声音,听不出任何情绪,“‘礼物’看来送到了该送的地方。”
“幸不辱命。”王辰语气平静,“上面很重视。你们的要求,原则上可以获得满足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似乎是在消化这个消息,或者是在判断真伪。随后,“山魈”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:“很好。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、不受打扰的物理空间,具备高阶算力和特定的硬件实验条件。还需要一条稳定的、经过伪装的对外信息获取通道。经费……按需。”
要求很具体,也在预料之中。
“可以。”王辰干脆地答应,“地点我来安排,保证满足你们的需求。信息和经费通道,我会让人建立,确保安全和隐蔽。但,有几个前提。”
“请讲。”
“第一,你们的所有研究活动和对外接触,必须在我们的监控之下。这不是不信任,而是必要的安全程序。我们会最大程度尊重你们的隐私和研究自主,但底线是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。”
“第二,在涉及国家核心安全利益的问题上,当我们需要时,你们有优先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的义务。”
“第三,未经允许,不得将任何由此合作获得的技术或信息,用于商业目的或泄露给第三方。”
王辰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清晰地划定了合作的边界。
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,这次时间更长。王辰能想象到,“山魈”正在与“灵猫”或者其他成员进行快速的权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