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顶的破洞离地面很高,想要把木板钉上去并不容易。况国华找来几根粗壮的木柱,立在仓库中央,又在木柱上搭起简单的架子,让年轻后生们站在架子上,把木板举到屋顶,小心翼翼地钉在破洞上。
林墨则带着其他人,用干柴和稻草填补墙壁上的缝隙。墙壁上的缝隙很多,有的大有的小,他们把干柴截成合适的长度,塞进缝隙里,再用稻草填满,最后用泥土抹平,这样既能防止炮弹碎片进入,也能阻挡寒风。
村民们都很卖力,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。没有锤子,就用石头代替;没有钉子,就用藤蔓和绳子固定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大家都没有抱怨,脸上反而露出了坚定的神色——他们知道,只有守住仓库,守住这里,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。
一个名叫石头的小男孩,大概七八岁,也想帮忙。他看到大人们都在忙碌,便捡起地上的小石子,跑到墙壁边,用小石子把泥土往缝隙里塞。他的动作很稚嫩,却很认真,脸上沾满了灰尘,像一只小花猫。
林墨看到后,走了过去,蹲下身,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:“石头,你真棒,知道帮大家干活了。”
石头抬起头,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:“林姐姐,我也想保护大家,想让仓库变得安全。”
林墨心中一暖,点了点头:“好,我们一起努力,把仓库变得安全。”
妇女们也没有闲着,她们一边安抚着老人和孩子,一边用布巾擦拭着脸上的灰尘,清理着仓库里散落的碎石。有的妇女还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,分给老人和孩子,让他们补充体力。
王镇长则在仓库的角落里清点着物资。粮食只剩下几袋糙米和一些红薯、土豆,水也只有两桶,勉强够大家支撑一两天。他皱了皱眉,走到林墨身边,低声说道:“林同志,我们的物资不多了,粮食和水都很紧张,这样下去,我们撑不了多久。”
林墨的脸色也沉了下来,她知道物资短缺是他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。“王镇长,你先把物资做好分配,实行定量供应,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东西,喝到水。等到天亮,我们再派人出去寻找粮食和水,实在不行,就去镇里的粮店看看,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剩余的粮食。”
“好,我这就去安排。”王镇长点了点头,转身去分配物资了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仓库里的人们各司其职,忙碌而有序。屋顶的破洞被一块块木板堵住,墙壁上的缝隙也被填补完毕,仓库里的灰尘和碎石也被清理干净,原本破旧不堪的仓库,渐渐变得坚固起来,也温暖了许多。
况国华站在架子上,钉完最后一块木板,从架子上跳了下来。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,看着焕然一新的仓库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:“好了,屋顶的破洞都堵住了,应该能挡住炮弹碎片和寒风了。”
林墨也站起身,看着眼前的成果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:“大家都辛苦了。现在,仓库安全多了,我们可以暂时放心地休息一下,养精蓄锐,等待天亮。”
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,瘫坐在地上,大口地喘着气。虽然很累,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——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暂时安全的避难所。
孩子们在母亲的怀里渐渐睡着了,脸上还带着疲惫的红晕。老人们靠在墙角,闭目养神,嘴角也露出了一丝安心的笑容。青壮年们则互相说着话,讨论着天亮后的计划,眼中充满了希望。
林墨和况国华并肩站在仓库门口,透过门缝,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。夜色依旧浓重,外面静悄悄的,只有风吹过街道的声音,偶尔能听到几声远处传来的犬吠,却再也没有了炮弹的爆炸声和将臣的咆哮声。
“看样子,今晚应该不会再有危险了。”况国华轻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,也带着一丝欣慰。
林墨点了点头,说道:“希望如此。不过,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,要安排人轮流守夜,一旦发现动静,立刻示警。”
“嗯,我已经安排好了,每两个人一组,轮流守夜,不会出问题的。”况国华说道。
两人沉默了片刻,都没有说话。仓库里传来的均匀的呼吸声,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,那是生命的气息,是希望的气息。
林墨看着仓库里熟睡的村民们,心中感慨万千。从最初的突围,到寻找千年阳玉,再到一次次与将臣和日军周旋,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,付出了太多的牺牲。但只要这些村民们还活着,只要他们还能守护着这些生命,一切就都是值得的。
“况国华,”林墨轻声说道,“你说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摆脱战争和怪物的威胁,让这些村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?”
况国华转过头,看着林墨,眼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:“会的,一定会有那么一天。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那个目标。只要我们不放弃,坚持下去,总有一天,我们会把日军赶出中国,会彻底消灭将臣这样的怪物,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在阳光下安安稳稳地生活,再也不用害怕战争和死亡。”
林墨点了点头,眼中也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嗯,一定会的。我们一起努力,为了那个目标,坚持下去。”
夜色渐渐褪去,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。新的一天即将到来,仓库里的人们也渐渐醒来,脸上带着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林墨和况国华看着东方渐渐亮起来的天空,心中充满了信心。他们知道,新的一天,还会有新的挑战和危险,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,守护好这些村民,守护好山外镇,直到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