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岩区是分配给尘砂级合成师的聚居地。这里的能量浓度远低于林渊刚抵达的主平台,建筑低矮密集,显得颇为拥挤。
林渊分到的住所是一个狭小的单间,除了一张石床和一个工作台,别无他物。他尝试运转功法,发现能量吸收效率只有主平台的三分之一左右。【剩余寿命:117年】的数值没有变化,但【生命本源中度受损(缓慢修复中…)】的提示,让他意识到环境对修复速度的影响。
资源兑换处的人排着长队。林渊看到清单上大部分心仪的材料,如“凝神草”、“空晶石”,后面都标注着“流萤级及以上权限”。他能兑换的只有最基础的“星尘砂”、“铁木芯”和“劣质兽魂残片”,每月还有限额。
“新来的?别挡路。”一个粗哑的声音在后面催促。林渊回头,看到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,身边跟着一只气息凶悍的利爪狼。对方是流萤级。
林渊默默让开位置,没有争执。他清楚,在这里,实力和等级就是规矩。
他转身走向万象碑林的基础区。那里对所有等级开放,但只陈列着最粗浅的理论石碑:《能量回路基础构型》、《常见低阶材料特性解析》、《稳定性维持十二要点》……
一些同样穿着灰袍的尘砂级合成师在石碑前抓耳挠腮,或低声讨论着难以理解的术语。
林渊在一块名为《能量回路基础构型》的石碑前坐下。精神力沉入,里面是三百种最基础、最稳定的能量回路结构。这些知识在下界被视为常识,甚至有些被他认为是“低效”而摒弃。
但此刻,他强迫自己以空杯心态重新学习。他发现,这些基础结构之所以被奉为经典,在于其极致的稳定性和普适性,是构建一切复杂合成的基石。过去系统直接给出最优解,让他忽略了这些基础组合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。
他一块石碑接一块石碑地看下去。《常见低阶材料特性解析》不仅列出了属性,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处理手法对材料能量导性的细微影响。《稳定性维持十二要点》更是将合成过程中精神力的微操拆解成了可量化的步骤。
三天时间,林渊足不出户,将基础区十七块石碑全部领悟透彻。他的理论基础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,许多过去模糊的关窍豁然开朗。
第四天,他回到工坊,再次取出那些最低级的材料。
这一次,他的手法依旧标准,但在构建能量回路时,他不再拘泥于石碑上给出的“推荐结构”,而是根据自己对材料特性的深度理解,以及《稳定性维持十二要点》中的微操技巧,对三个关键节点进行了极其细微的优化。这些优化基于牢固的理论,并未超出尘砂级的知识范畴,却让能量流转效率提升了约百分之五。
光芒闪过,合成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