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抽筋断骨之辱!(1 / 2)

“呵。”

祢衡敞怀卷袖,手持双槌,直视学碑,冷笑出声:“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?”

“正平!”

赵戳眼中满是惊惧。

“祢正平!”

“你太过分了!”

就在此时,庞德公率宋忠等使者步出府门。

“司丞!”

“诸位夫子!”

四周学子与百姓纷纷躬身致礼,神色崇敬。

“庞尚长。”

“宋仲子。”

祢衡傲然睥睨,讥讽道:“尔等皆出自荆襄、南阳、益州之地的大贤名士,如今却屈居东隅授业,不怕乡人笑你们背宗离土么?”

“住口!”

一名学子勃然大怒,厉声喝道。

“咚——”

鼓声震天,祢衡猛然击鼓,声若雷霆:“今日,平原祢衡有三问于大蜻学府!第一问:若欲平定天下,所治者,究竟是何人之天下!”

“祢正平。”

宋忠神情漠然,语带惋惜:“原以为你饱读经史,才识不凡,谁知竟如此轻狂,胆敢于学碑之下擂鼓质问!”

“咚!”

“咚!”

“咚!”

祢衡毫不退让,连击三响,高声诘问:“如欲平治天下,大蜻学子,你们所治的是大蜻之天下,还是大汉之天下?”

“啪!”

一道身影越众而出,昂首挺立:“豫章宁文彦在此!大蜻学子所治,乃天下苍生之天下,亿万黎民之天下,非一家一姓之私器!”

…………

祢衡目光如刀,冷喝道:“若无刘氏汉室,焉有尔等今日衣冠礼乐?”

“祢正平。”

宁文彦神色坚定,直言道:“传闻你博览群书,可曾研习过大蜻显学?家国天下,大蜻门生忠于百姓,守于疆土,亦系于天下万民!”

祢衡嗤之以鼻:“区区草莽所立之学,也配让我拜读?”

“狂妄无知。”

“井底蛙鸣罢了。”

宁文彦冷笑一声:“待你读过显学典册,再来论道也不迟。”

言罢转身,从容步入学府。

未曾涉猎大蜻之学,便敢在此妄议治世之道?

在宁文彦眼中,祢衡不过是个徒有虚名、目空一切的狂生,根本不值一驳。

“噗——”

“哈,哈哈哈哈哈!”

刹那间,学府大门前爆发出阵阵哄笑。

连围观的百姓也都面露讥讽,指着祢衡一行人肆意嘲笑。

“正平啊……”

“罢了罢了。”

赵戳脸上火辣辣的,涨得通红。

他早年流落荆州,自然熟知大蜻显学之精髓。

祢衡未曾系统研读过这些典籍,本就无从与大蜻学子论道治世之道——这并非偏见,而是实情。

“咚!”

“咚!”

“咚!”

鼓声沉沉,如雷贯耳。

祢衡面色铁青,三击战鼓,怒声质问:“平原祢正平,再问大蜻学府——天地之心何在?生民之命所系为何?继哪位先圣之道统?又欲为哪个朝代开创万世太平!”

“祢正平!”

“你简直疯了不成?”

赵戬震惊不已,眼中尽是不可置信。

“叔茂。”

祢衡目光灼烈,近乎癫狂,“我自荆州奉命而来,半月不得见王政南一面!此等积怨若不吐出,如何安心?若大蜻学子有胆识,便出来应答;若无人敢言,那就请王政南亲自现身!”

“你真是失心疯了。”

“我不陪你在这儿胡闹了。”

赵戬气得满脸涨紫,甩袖转身离去。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

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这四句箴言出自王炅之手,题于大蜻学府横渠楼壁上。

早已传遍天下,成为士林共仰的至理名言。

谁敢如此当众质疑?

学府深处,博士楼第九层。

张昭、荀攸等人神色凝重,眉宇间皆是忧虑。

第一问尚可用显学义理回应,可这第二问乃是王炅亲笔所题,从未释义,学子们真能当场解说得清吗?

“主公。”

司马徽忧心忡忡地开口:“祢正平今日分明是要搅乱学府清誉。

第二问若无人作答,该如何收场?”

“倘若答不上呢?”

王炅轻叩剑柄,眸光坚定而自信。

“那大蜻学府,岂非沦为笑柄?”

司马徽叹息道:“不止如此,更会寒了数十万求学者的心。

若连自家学府都敌不过一个狂士几句诘难,那些尚未入门的后生,又怎敢挺身而出、纵横天下?”

“呵。”

王炅淡然一笑,并未多言。

那四句话,原是北宋大儒张载所留千古绝响。

他将其落笔于大蜻学府,非为炫耀,而是留给后来者以思索与担当。

答案不在书册之间,而在每个学子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