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你们不服也罢(1 / 2)

海昏城。

县丞府大厅。

赤壁军诸将齐聚一堂。

廖化带着诸葛玄一行步入正厅,引来众人注目。

“元俭。”

王炅见诸葛一家面色苍白,不由诧异。

“主公。”

廖化耸了耸肩:“我只是如实讲了些海昏旧事,没想到他们竟是这般反应。”

“坐下吧。”

王炅挥了挥手。

“是。”

廖化躬身退至一侧。

王炅转头看向乔蕤:“户籍清查如何?”

“回主公……”

乔蕤站起身来:“这几日我带着人走街串巷,查访民户,眼下城中登记在册的有两万户人家,百姓合计七万多口,良田四万五千亩。

至于下属的涂家埠、上潦津、铁河乡等地,尚未归入我赤壁军管辖,人口田亩还未清点。”

“嗯。”

王炅微微点头。

周进起身禀报:“主公,目前粮仓存粮三万石,铜钱共六十万贯,兵器甲胄有三千余副!”

“不错。”

甘宁站出来,神色黯然:“末将惭愧,招募兵士已数日,却无一名海昏本地青壮应征入伍!”

“不必意外。”

王炅语气平静:“我们迟早要与刘氏宗族一战,若没有一场大胜立威,百姓怎会信服?你那五营暂且停了招兵,从城内三营中抽调精锐,再并入锦帆旧部,重新整编成军便是。”

“是。”

甘宁低声领命,心中苦涩难言。

招不来人已是失职,如今还要靠别部填补兵力,实在颜面尽失。

此刻面对廖化、周进、赵毅等人,他几乎抬不起头。

“主公。”

赵毅出列奏道:“黄齐传来消息,营地已打造数十副精铁铠甲,并探得一处新矿脉,不久便会有士兵押送矿石下山。”

“甚好。”

王炅面露宽慰。

“炼甲……还要扩军?”

诸葛玄越听越心惊,脸色渐渐发白。

这哪里是要守一座小城?分明是图谋整个豫章,乃至江东江山!

“拜见赤壁帅。”

诸事议毕,诸葛亮躬身行礼。

“呵。”

王炅打量着眼前这个尚显稚嫩的少年,轻笑道:“赤壁帅?这称呼倒新鲜,我还从未听过。”

“啊?”

诸葛亮一时语塞。

纵使聪慧如他,也想不出更合适的称谓。

“咕咚。”

王炅啜了口茶,淡淡说道:“你可以唤我主公,或公子,其中意味,你应该明白。”

“为何如此?”

诸葛亮声音稚嫩,却透着倔强。

王炅笑了笑:“听说你通读典籍,可知春秋时虞叔其人?”

“自然知晓。”

诸葛亮答得从容:“虞叔乃虞国国君之弟,曾留下‘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’的千古警语。”

“玉是宝。”

“才,也是宝。”

王炅缓缓道来:“我赤壁军扎根山林,难求治世能臣。

可我也不愿让英才去辅佐将来的敌人。

因此,你,你的兄长,叔父,还有幼弟,今日皆因才而获罪。”

“咯噔噔。”

诸葛亮心头一颤,不由自主后退几步。

诸葛玄、诸葛瑾,连同年幼的诸葛均,皆面色骤变。

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”——原来才华本身,也能成为胁迫的理由。

这般荒唐,却又真实得令人齿冷。

“这位将军!”

诸葛玄踏前一步,试图争辩。

“锵!”

廖化拔刀入地,目光如刃:“诸葛太守,主公并非与你商议,而是下令,听清楚了吗?”

“这是胁迫!”

诸葛玄强忍怒意,直面杀机。

“无妨。”

乔蕤嘴角微扬,似笑非笑:“不愿从,也可选死路一条。”

此刻的他,正像极了昨日被迫屈服的自己。

凭什么他只能低头,而诸葛玄还想全身而退?

“乔将军!”

诸葛玄气得发抖,冷笑出声。

乔蕤略感诧异:“你认得我?”

“当然认得!”

诸葛玄怒火中烧。

乔蕤坦然一笑,沉声道:“诸葛玄,从前我没得选,如今你也一样。

豫章失于你手,你以为逃回荆州,刘表就会饶你性命?”

“什么?”

诸葛玄瞳孔猛缩。

乔蕤冷笑道:“天下动荡,皇纲崩解,刘表觊觎江东久矣。

你丢了豫章,等于断了他东进之路,难道你以为,你比整个江东还值钱?”

“我……”

诸葛玄张口结舌,百口莫辩。

昨夜诸葛亮的话犹在耳边,今日乔蕤又以同样言语相逼。

显然,谁都看得出刘表早有图谋。

这也正是朱皓未至豫章,便已在曲阿向刘繇借兵的原因所在。

……

刹那之间,厅堂寂静无声。

诸葛玄、诸葛瑾等人,心头如压巨石。

“啪嗒。”

诸葛亮上前深深作揖:“将军,倘若叔父归荆而安然无恙,当真不能放过我们吗?”

“孔明。”

王炅看着他,语气低沉:“战争,不是说书讲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