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开局扫地三百年,一键功德成神仙 > 第211章 你听,风里有人在唱扫地心经

第211章 你听,风里有人在唱扫地心经(1 / 2)

风,从南荒深处吹来。

黄沙如刀,割裂天幕。

葬风谷外,三道身影逆着狂风前行。

陈凡走在最前,衣袍猎猎,肩头小灰缩成一团,耳朵却高高竖起,像两片感应天地异动的灵叶。

夜琉璃紧随其后,素白衣袂在风中翻卷,宛如一朵不肯低头的雪莲。

她眸光微凝,目光穿透漫天飞沙,落在前方那道被风蚀千年的峡谷入口。

“你听。”小灰突然低叫,声音带着颤意,“师父……风里有人在唱!”

陈凡脚步一顿。

起初只是呼啸,是天地间最原始的咆哮。

可渐渐地,在那粗粝的风声缝隙里,竟浮现出一丝稚嫩童音——

“一帚扫尘埃,一心向明台……”

声音断续,仿佛被风撕碎又拼凑,却清晰得如同耳语。

陈凡心头猛地一震。

这调子……他认得。

那是寒渊谷的孩子们每日清晨打扫藏经阁时,他教他们哼的《扫地心经》改编版。

简朴、无奇,甚至有些滑稽,可此刻竟从万里之外的南荒风中传来,像是某种跨越山河的回响。

“不可能!”小灰毛发炸起,“那群孩子从没出过谷,连宗门外的路都未走过,怎会……怎会在这风里唱歌?!”

夜琉璃已取出一片护礁草叶,轻轻托于掌心。

叶片本是枯绿,可在歌声响起的刹那,竟微微泛青,叶尖轻颤,缓缓指向谷内深处。

“不是幻觉。”她低声,“风里有愿力。很弱,但很纯,像是千万人日复一日的念想,被风带走了。”

话音未落,远处海天交界处,一道赤红身影踏浪而来。

水花不溅,波涛自动分开。

来人长发披散,原本如珊瑚般鲜亮的发丝,如今已转为浅灰,仿佛被岁月洗去了颜色。

是赤砗。

她落下时,脚下的沙地竟生出一圈细小的晶簇,如珊瑚根系蔓延。

“你们来得正好。”她喘息未定,眼中却燃着异样的光,“南海护礁草开花那夜,海底古庙也响起了这首歌。起初我以为是回音,可后来……我发现,凡是吃过‘启灵饭’的人,无论老少,梦里都会无意识地哼这一句。”

她从袖中取出一块风蚀石板,表面布满天然沟壑,可在阳光斜照下,隐约浮现出螺旋纹路——与冰原星锚旁刻在冰壁上的符文,几乎如出一辙。

陈凡接过石板,指尖抚过那纹路,心头如遭雷击。

“这不是天鲸留下的?”夜琉璃喃喃。

“或许……不只是。”赤砗目光深邃,“我在想,如果信念足够强,能不能自己成为‘道痕’的载体?就像你们说的‘星锚’,未必全是天外遗物……也许是人心中某种共通的东西,在时间里沉淀成了印记。”

陈凡沉默。

他想起寒渊谷的孩子们,每日扫地、洒水、抄经,动作笨拙却认真;想起药园里张师兄坚持用古法熬制药膏,哪怕效率低下;想起刘长老深夜校对残卷,咳出血也不肯停笔……那些平凡的身影,从未想过修仙大道,可他们的坚持,是否也在无形中,刻下了某种“道”的痕迹?

风骤然加剧,卷起漫天黄沙。

葬风谷口,豁然展开。

眼前景象令人窒息——无数残破纸页在空中飞舞,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雪。

《耕云图》的半幅农桑布局,《节气诀》的五行推演,甚至还有早已失传的《净心箓》残章……这些本该珍藏于藏经阁顶层的传世文书,竟化作碎片,在狂风中旋转、碰撞、重组。

而每当那童声再度响起——

碎纸便如受指引,自发排列成行,勾勒出一幅若隐若现的阵图轮廓。

虽不完整,却隐隐透出与鲸语引星篇相似的韵律结构。

【叮——】

系统界面悄然浮现:

「检测到‘群体信念场’——持续七年未中断,强度已达‘文明烙印’级别」

「提示:此地曾有万人日诵、夜习、躬行,虽无人证道,但心念汇聚,已形成自发性道痕共鸣」

陈凡怔住。

七年……正是他开始教孩子们唱《扫地心经》的年头。

原来不是他在启蒙他们,而是他们,以最朴素的方式,在回应他所传递的“道”。

不是单向传授,而是双向共鸣。

“我们一直错了。”他声音低哑,“不是我们在教凡人修仙……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,把道,传回来。”

夜琉璃望着那随风起舞的纸页,轻声道:“所以……道统传承,从不靠一人顿悟,而靠万人同行。”

赤砗点头:“星锚之所以能唤醒,或许正因为……它等的从来就不是一个‘天选之人’,而是一群愿意相信的人。”

风更烈了。

谷内深处,似有无形的力量在涌动,仿佛整座山谷都在呼吸。

那歌声忽远忽近,像是来自过去,又像指向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