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说:“因为饭凉了没人吃会心疼,功法练成了,也没人鼓掌。”
她当时冷笑离去,此刻却在生死边缘,第一次笑了出来。
笑声很轻,却如钟鸣破雾。
金光自她心口绽开,顺着魔骨蔓延至整条渠道。
那污浊乱流竟被缓缓净化,转为清澈甘泉,汩汩流入干涸已久的支流。
【魔心向善转化率+10%,达成阶段性突破】
系统震动,天地也为之一静。
陈凡奔至渠边,看着她摇摇欲坠的身影,伸出手。
她没有躲,也没有握,只是望了他一眼,极轻地说:“你说得对……活着,比成仙热闹。”
风停了,水稳了,星河依旧流淌。
但陈凡知道,这场胜利太险。
人力有时尽,若再来一次地涌,未必还有人愿意以身为桩。
他站在田头,望着这片从死地中重生的土地,心中已有决断。
有些事,不能再靠一个人扛。
有些火,该交给更多人来传。
夜风拂过北境的田埂,稻穗低垂,如金浪般起伏。
然而在这片丰收在望的宁静之下,一股无形的暗流正悄然涌动。
陈凡立于高坡之上,手中握着一卷由功德之力凝成的“识字农册”,纸页泛着温润微光,字迹清晰可辨。
这是他以千点生活类功德为引,借系统之力催生出的启蒙之物——非符非咒,却承载着改变命运的可能。
他将它交到小禾嫂手中时,并未多言,只说了一句:“教他们认字,比教他们行气更有用。”
如今半月过去,奇迹正在发生。
村中孩童围坐土屋,跟着小禾嫂一字一句朗读:“春播一粒谷,秋收万颗实。”老铁匠秦九钉卸下打了一辈子的铁锤,捧着书册蹲在炉边,眉头紧锁地念叨着“水土相生论”;几个曾被视为“灵根全无”的少年,竟在抄写《耕读箴言》时激发了体内潜藏的灵机,眉心隐隐发烫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,每至深夜,田间便亮起点点灯火,男女老少提灯而行,一边翻土施肥,一边齐声哼唱那首改编自劝善文的歌谣:
“一锄破昏夜,千灯照新禾。不求飞升路,但护灶火多。”
声音不大,却如星火燎原,在寒夜里烧出一片暖意。
【检测到群体性‘文明延续型’功德持续增长——《民生道藏·卷一:耕读篇》生成中……】
识海中,系统的提示音不再冰冷机械,反而带上了某种近乎敬畏的波动。
一道古朴经卷虚影缓缓成型,封面上刻着苍劲文字,似由无数细小的人影拼成——那是千万双手托起书册的模样。
陈凡望着眼前这幅图景,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。
果然,就在庆丰收的那一夜,万人齐聚旷野,手持油灯,依陈凡所授阵法列队而行。
当最后一排灯火点燃,整片雪原赫然映出一个巨大无比的“人”字——那是属于凡人的图腾,是无声的宣言。
欢呼尚未落定,挂在渠口铜铃上的铃童猛然睁眼!
“叮——!”
一声锐鸣撕裂欢笑。
紧接着,第二声、第三声接连响起,急促如刀锋刮骨。
“三道气运刺客……已入中州书院旧道!”铃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,“手持‘斩运符’,目标……天下学宫遗址。”
陈凡站在人群中央,听着这一报,却没有转身,也没有召令。
他只是缓缓弯腰,从脚边拾起那把用了许久的旧扫帚,轻轻拍去上面的尘土。
远处,灯火依旧璀璨,孩子的笑声随风飘来。
他望着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,低声自语:“他们以为我在争地盘?”
嘴角微扬,却不带半分笑意。
“我在等——下一个愿意捡起这本书的孩子。”
就在此时,系统界面悄然刷新,一行金光浮现:
「新任务:守护启蒙火种——失败则文明退化等级+3」
与此同时,北境边缘的风,忽然停了。
三道黑影,踏着月光残影,无声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