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这锄头,比剑还沉(2 / 2)

此田不纳仙税,只收人心。

字成刹那,大地微颤,仿佛沉睡百年的脉搏,轻轻跳了一下。

而在极北山巅,黑云压顶。

陆沉悬浮于青铜舆图之上,黑袍无足,面容隐在兜帽阴影中。

他掌心摊开一面晶石镜,映出那块血书石碑。

嘴角缓缓扯动,吐出一口黑砂,砂粒落地即蚀,烧穿岩层。

“一粒稻……”他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,“也能妄动天地秩序?”

话音未落,远处新垦的灵田边缘,泥土忽然无声龟裂。

一道细痕蔓延而出,如同睁开的眼睛。

小灰猛然惊醒,竖耳低嘶。

但陈凡只是抬头看了看天色,淡淡道:“取灯来。”夜色如墨,寒脊堡的灵田却在无声中崩裂。

那道细痕自昨日血书石碑处蔓延开来,不过半日已纵横交错,像一张悄然织就的网。

泥土不再成壤,触之即化为流沙,簌簌陷落,仿佛大地正被某种无形之力从根上吞噬。

小灰伏地低嘶,通体银毛炸起,爪下感应的地脉震颤愈发急促——这不是自然异变,而是阵法催动的征兆:蚀壤阵,真正启动了。

陈凡立于田埂之上,眉心微蹙,目光却未乱。

他蹲下身,指尖捻起一撮沙土,轻轻一吹,灰烬随风散去,露出底下暗红如锈的纹路——那是符蚀残迹,古老、阴冷,带着不属于此世的规则气息。

他认得这种痕迹。

藏经阁古籍曾载:“地绝人耕,壤归虚腐”,是“监”之律令下的禁忌术式,专为抹杀凡人对灵壤的掌控权。

“他们怕的不是种地。”他低声自语,眼中寒光微闪,“是怕人知道——这片地,本该养活众生。”

身旁百姓早已惊惶失措,有人欲逃,有人跪地叩首祈雨,唯有小禾嫂死死抱着那一袋金光稻种,蜷在新开的垄沟旁,如同护雏的母鸟。

夜琉璃悄然移步至他身侧,袖底愿力与魔气交织流转,却被她强行压制。

“你打算怎么办?”她问,声音很轻,却透着一丝从未有过的紧张。

陈凡没答。

他转身走向草棚,取来那把旧扫帚——三年前扫藏经阁台阶的家伙什,木柄裂纹斑驳,铁丝缠绕处还沾着陈年香灰。

然后,他提笔,不蘸墨,以指划破掌心,鲜血淋漓,洒在扫帚尖端。

“取灯来。”他再次说道,语气平静得近乎诡异。

“我说,点灯。”他抬头环视,目光如炬,“他们要灭光,我们就点更多。”

终于,有个老农颤抖着点燃了油灯。

接着是第二盏、第三盏……起初零星,继而连片。

百户人家,无论贫富,皆捧出家中唯一的灯火,置于田头。

火光摇曳,映照着一张张枯槁却倔强的脸。

陈凡深吸一口气,高举扫帚,以血为引,在空中缓缓写下——

一字落,天地骤寂。

残存的愿力自四面八方涌来,汇入那团血雾之中。

刹那间,百灯齐震,光芒交缠,竟在半空凝成一片朦胧光影。

那光不照天,不映人,唯独穿透厚土,显现出地底深处九条隐匿支流的轮廓!

蜿蜒如脉,跳动如心,正是北境百年断绝的地气命络!

系统猛然震动:

【因果推演·第三层解锁】

【地脉可视化——可见生活气运流转】

【提示:每一盏愿灯,皆承载一丝人间执念】

陈凡瞳孔微缩,随即嘴角扬起一抹冷笑。

他扛起锄头,一步踏入龟裂之地。

“既然看得见了……那就挖出来。”

七夜不眠,锄声不断。

他不用灵力,不召外援,仅凭肉身之力,循着光影所示脉络,一寸寸破土开渠。

双掌磨烂,肩骨渗血,可每掘下一尺,便有一缕清气自地底升腾,百姓呼吸为之一畅。

第七夜子时,锄尖忽遇空响。

下一瞬,泉涌如龙!

清冽灵泉自地底喷薄而出,水花冲天三丈,映月生辉。

寒脊堡万人奔走,哭嚎相拥。

小禾嫂跪在渠边,掬水入口,泪如雨下:“活了……地,活了……”

夜琉璃站在高处,望着那奔流不息的泉水,心头竟泛起久违的暖意。

她看向陈凡——他拄锄而立,身影单薄如纸,却仿佛撑起了整片苍穹。

系统悄然浮现新提示:

【累计民生运转功德:5,021,300\/5,000,000】

【可开启选项:短暂改道小范围地脉(消耗500万功德)】

而在极北山巅,陆沉立于青铜舆图之上,黑袍猎猎。

他凝视晶石镜中那汩汩流淌的泉眼,以及大地上渐渐浮现的淡淡金纹——那是地脉复苏的征兆,宛如巨树根系重新苏醒,蔓延向人间。

“不可能……”他喃喃,喉头一甜,猛然喷出一口黑血,溅落在舆图中央,瞬间腐蚀出一个焦洞。

他双目赤红,指甲深深掐入掌心,声音低哑如诅咒:

“明日午时……我要让这泉眼,倒流成沙。”

风起云涌,千灯摇曳。

黎明将至,大地之下,沙暴已开始逆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