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开局扫地三百年,一键功德成神仙 > 第170章 扫帚断了,路还得有人走

第170章 扫帚断了,路还得有人走(1 / 2)

焦土之上,风如刀割。

藏经阁的废墟被雷火犁过三遍,梁柱尽成炭灰,唯有中央一块青石未碎,陈凡盘坐其上,手中那截焦黑扫帚柄深深插入地缝,仿佛是他与这天地间最后的支撑。

头顶一丈处,元婴悬浮,形如星团,万千人脸在光流中明灭轮转——有笑有泪,有老有少,皆是曾受他点滴恩惠之人。

可此刻,这团由愿力凝聚的星光却剧烈闪烁,忽明忽暗,宛如风中残烛,随时可能熄灭。

识海深处,黑丝游走。

第九重怨念劫雷虽已被愿力冲散,但其残留的业障碎片仍如毒藤般缠绕神魂,每一次呼吸都像有千万根针刺入脑髓。

陈凡牙关紧咬,唇角渗出一道血线,顺着下颌滴落,在焦土上砸出微不可察的坑洼。

系统幽光在他意识边缘跳动:「宿主神魂负荷已达临界……需‘愿力温养’七日方可稳固。若中断,则元婴崩解,识海永溃。」

他不能倒。

也不能闭眼。

只要他还醒着,那团星火就不该灭。

可身体早已濒临极限,经脉寸寸龟裂,灵台摇摇欲坠,连握着断帚的手都在微微颤抖。

就在这时,一道冰冷却不容错乱的气息自侧畔升起。

夜琉璃盘膝而坐,白衣染血,十指指尖皆裂,殷红液体自她掌心缓缓溢出,却未落地,而是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,在空中凝成细密符纹,层层环绕陈凡周身,织就一座血色阵法。

每滴血珠之中,都映出一幕画面——北境雪原上,她初遇陈凡时那只被毒伤的小鸟,正扑腾着翅膀飞向朝阳;边陲村落里,冻僵的孩童被一件旧袍裹住,睁开了眼睛;还有膳堂角落,那只偷吃灵米的老鼠,此刻竟蹲在锅沿,啃着半片菜叶,尾巴晃得欢快……

“心灯阵”,以自身精血为引,点燃他人记忆中的善意之光。

这是魔道禁术,逆炼本源,稍有不慎便会反噬成疯。

但她眼神未乱,声音低哑却清晰:“你说过……笑一笑就能积德。”她顿了顿,望着那几乎要熄灭的元婴星光,一字一句道,“那我现在不想笑,只想你活着。”

话音落下,血阵骤亮!

光芒虽不炽烈,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暖意,竟将识海中游走的黑丝逼退数寸。

陈凡眉心微动,似有所感,嘴角牵起一丝极轻的弧度,却又因剧痛迅速绷直。

高空之上,律吾依旧立于虚空,银甲黯淡,天罚令已碎,但他仍未离去。

他望着下方那团摇曳的星火,面无表情,眼中却掠过一丝波动。

他曾执掌天律,代行惩戒,可今日所见,非劫非罪,而是一场由众生之念托举而出的逆命之举。

他沉默良久,终是抬起手,掌心浮现出一道裂痕般的印记——那是天律使者的封印,正在自行剥落。

“此子……违天序,合人道。”他低语,“天不容情,然情已成势。”

与此同时,小灰伏于地脉之眼,通体泛起淡淡金纹,麒麟真形虽仅显轮廓,却已引动整座山门地气震荡。

一声长吟自它喉间滚出,不高亢,却穿透九幽,直抵地底深处。

轰——

藏经阁废墟之下,传来沉闷回响,仿佛某座尘封万年的门扉被轻轻叩响。

紧接着,一股古老意志自地底苏醒,苍茫如洪钟:

“此子承万民愿,若陨,文道将断。”

话音落,地宫最深处,《太虚道藏·终篇》第十碑“薪火”忽然再亮一行字迹,墨痕如新,熠熠生辉:

“炬熄则夜至,继者当自燃。”

刹那间,异象横生。

中州某座书塾内,数十名蒙童正诵《千字文》,忽齐声改口,喃喃齐唱一首从未听闻的启蒙诗:“善火不起于高台,点灯原是扫尘埃……”南荒一处村落,家家户户灶膛无火自燃,炊烟升腾,袅袅指向北方;西域沙海边缘,一名老僧合十跪拜,泪流满面,只因梦中有人递来一本破旧扫帚图谱……

愿力,仍在回流。

不是仰望,不是祈求,而是自发的传递——如同陈凡当年默默清扫台阶的模样。

废墟中央,那团星火似乎感应到了什么,猛然一颤,光芒重新凝聚,虽仍虚弱,却不再濒临溃散。

陈凡紧闭的双眼微微颤动,似在努力维持最后一丝清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