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这味药,叫“人心”(2 / 2)

采薇姑娘蜷缩在稻草堆中,双眼无神,却又忽然睁大。

她抬起手,指尖轻轻拂过空气,像是在触摸看不见的叶片。

“我能闻到……”她喃喃道,“那些瓶子里的脸,在哭。它们记得所有的方子。”

泪水无声滑落。

“我娘也是药奴……他们把她炼成了‘养神膏’,说能提神醒脑、延年益寿。可我知道,她的记忆没有消失。她在草叶里飘,在药渣里唱,在每一味不该被遗忘的药里低语……”

她猛然抬头,直视陈凡:“你说有一盏灯?能点亮所有被烧毁的药方?”

陈凡蹲下身,与她平视。

“如果真有这样一盏灯,”他声音很轻,却如钟鸣,“能让千万个像你娘一样的人,重新说出她们知道的方子——你愿不愿意,替她们开口?”

火焰噼啪一响。

采薇嘴唇颤抖,终于点了点头。

风穿破庙,吹熄残烛。

而在丹墟最深处,地底万丈之下,无数药瓶静静悬浮,排列成星河模样。

每一瓶中,皆浮着一张凝固的人脸,双唇微张,似有遗言未尽。

三更天,残月如钩,悬于丹墟地宫上方的符阵裂隙间,洒下幽冷光斑。

陈凡背着昏迷的夜琉璃,借着一道隐秘地脉裂痕悄然滑入地下三层。

空气潮湿腐朽,混杂着药香与血气,仿佛整座地宫是一具被剖开的躯体,仍在缓慢呼吸。

万瓶悬浮,静静排列如星河倒悬。

每一瓶中都凝着一张人脸——或老或少,男男女女,嘴唇微张,眼神空洞却似蕴藏千言万语。

那是被百草堂抹去名字的医者,是不肯低头的药奴,是曾试图反抗却被炼成“养神膏”“醒魂散”的亡魂。

他们的记忆封在药液里,灵魂困在瓶中千年不得解脱。

陈凡将夜琉璃轻轻靠在石柱旁,从怀中取出两张符箓——一张泛黄皱裂,乃柳元甲临终所赠避灾符;另一张近乎透明,仅存一缕温热愿火,是归藏影消散前最后一丝执念。

他双指夹住,缓缓放入灵枢灯座之下。

火光乍起。

不是烈焰,而是一簇青白微光,宛如初春第一缕晨雾中的萤火。

可就在这微弱光芒亮起的刹那,整个地宫猛然震颤!

那些沉寂千年的药瓶开始轻轻摇晃,瓶中人脸竟齐齐转向中央灯火,眼中流下殷红泪痕。

灯火摇曳,墙上浮现出无数虚影——披麻戴孝的老翁跪在火堆前抢救残卷;少女手持银针,以身试毒,最终化作灰烬;壮汉怒砸药炉,却被锁链锁住咽喉拖入地底……他们无声呐喊,双手却在空中划出复杂药纹,一道道古方如星河流转,烙印虚空。

“茯苓三钱……配雨水七滴,曝于午时日影……”采薇姑娘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,双膝重重跪地,泪水狂涌,口中喃喃复述,像是被某种古老力量唤醒。

她的声音起初颤抖,渐渐清晰,竟与空中药纹完美契合。

陈凡抽出随身竹笔,蘸取夜琉璃指尖血为墨,在特制灵纸上疾书。

每写一字,纸面便泛起微光;每录一方,远处一瓶药液便剧烈震荡,继而缓缓澄清——仿佛那人的执念终于得以释放。

一夜无眠。

笔尖折断三次,换用铁簪续写;灵纸燃尽五叠,仍不停歇。

当东方天际透出第一缕阳光,顺着地缝照进这万丈深渊时,灵枢灯骤然大亮,青焰冲天!

一声轻叹响彻四壁,低沉却不容忽视:“医者仁心,不在金鼎玉炉,而在……不肯闭眼的百姓手中。”

话音落,灯火渐暗,唯余一本泛着微光的册子静静躺在石台上——《平民药典·初卷》,成。

陈凡抬头望向地缝之上,目光穿透黑暗,直抵黎明将启的天空。

而有些人,已经睡不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