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又遇陆家人(1 / 2)

看着故作成熟的小大人似的钱觅双,方小霜就忍不住想要逗弄人家。

不过今日前来白鹿书院是做什么的,他心知肚明。

在人前,他还是知道分寸的。

钱觅双会装,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成年男子,方小霜就更会装了。

他的成熟模样,也引起了钱觅双的好奇。

左一和右一两人是携带着武器出现的,钱觅双一看就知道对方是护卫。

而方小霜的文人模样,也让方小霜看明白了他在这三人之中的定位。

大抵是幕僚之类的存在。

按照曾祖对那位贵客的恭敬来看,对方极为贵不可言,在朝中的身份也非旁人所能匹敌的。

他身边的幕僚,八成也是朝中官员。

钱觅双在白鹿书院十几年,生于斯,长于斯,因为年纪小,更是没出过蔡州。

他很想向方小霜打听,京城到底是什么样的。

不过如今彼此初见面,根本不熟,是以钱觅双就是再好奇,也没好意思直接问出口。

他心里盘算着,待会儿若是有机会,就多往这位幕僚身边凑凑,看看能不能打好关系,跟对方问问。

左一和右一怀抱着剑,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沿途情况。

虽说谢枕书是微服前来蔡州,但难保无孔不入的林党中人,会察觉到异样,发现谢枕书已经不在京城,趁机派人前来暗杀。

他们身为谢枕书的护卫,自然要时刻做好防备,将所有危险提前排除在外。

一行人就这样各怀心思,进入了书院。

快到书院比试的场地后,谢枕书就停下了脚步。

“今日我前来,不欲引起旁人注意。老山长先忙,我自便即可。”

钱千重也没多说什么,点点头,就带着钱觅双离开了,留下谢枕书四人自己行动,也没找人过来带他们逛逛书院。

已经快到比试开始的时间了,他也没什么功夫和心思再与谢枕书继续寒暄。

再者,以谢枕书的身份,真想做什么,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书院山长能左右得了的。

“那老夫就先行离开了。大人自便,书院内所有地方,大人都可前往。”

钱千重还想着,要是谢枕书在逛的时候,觉得白鹿书院里有什么地方过于“破旧”,想着要捐一笔钱进行修缮,又或者是觉得书院的名贵书籍太少,想要给些摄政王府珍藏的孤本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
“好。有劳山长了。”

谢枕书目送钱千重离开后,微微侧头,对着身后三人道:“汝南侯府的家眷在何处?”

这是要过去看看情况的意思。

左一拱手道:“应当是在东边,以侯府在蔡州城的地位,想必坐的是最好的位置。”

也就是,在人群的中心点,谢枕书要想悄无声息地潜入进去,难度很大。

谢枕书微微蹙眉,迈步向前,却不是朝着比试的场所去,而是转换了方向,前往书院其他地方。

“不是说临鸿的字画不错,有在书院展示吗?去瞧瞧。”

这是打算先不露面的意思了。

身后三人沉默跟上。

方小霜看着谢枕书犹如在逛自家王府的模样逛着白鹿书院,忍不住好奇地纳闷提问。

“王爷来过白鹿书院?”

“不曾。”

“那王爷怎么瞧着,对书院这般熟悉?”

“上回你和右一出门打探消息时,她找人绘制了书院地图,还打听了临鸿在书院的情况。”

他们刚到时,就决定了要来参加白鹿书院的大比,提前做好准备,反倒是正常事。

方小霜恍然大悟后,转瞬又好奇地看着身侧的右一。

她分明是和自己一起去的,怎么自己没发现她还做了这些事?

以前也没见她如此神出鬼没啊。

右一双眼直视前方,根本没看着方小霜,却仿佛浑身上下都长了眼睛,立刻能发现对方的困惑。

她主动解释道:“我们去买点心的那家店,店主的儿子是在白鹿书院做活计的,负责日常山下的采买。”

有内部人士泄漏,自然很轻松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
方小霜郁闷了很久。

“为何我没发现?”

“因为你当时忙着在逗店家的小孙女,问人家要不要和自己的儿子结亲。”

方小霜大囧,而后立刻看向前面三步外的谢枕书。

希望这个话,没有被王爷听见。

否则自己还不落得个玩忽职守的罪名。

可惜怕什么来什么。

谢枕书的声音轻飘飘地从前面钻入方小霜的耳朵里。

“小爽。”

“臣在。”

“待回了京城后,自行领罚。”

方小霜闷闷不乐地应了一声,还不忘瞪一眼身边幸灾乐祸的右一。

这种话,私下和自己说不就好了,干嘛非得在王爷面前点出来?!

一天天的,就知道看自己笑话!

真是的……

谢枕书在白鹿书院的藏书阁前停下,思索着要不要进去。

摄政王府有许多藏书,都是孤本和珍本,这是天下共知的事。

无数学子想投靠摄政王府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,能得到谢枕书的首肯,进入王府一览那些心心念念的书籍。

谢枕书爱看书,也爱藏书,是众人皆知的。

如今到了白鹿书院,自然也想进去逛一逛,看看有没有自己遗漏的珍贵书籍。

若是有的话,待回了京城,再让人去找找。

今日白鹿书院大比,绝大多数人都去观赛了,其余地方只留了一两个人看守,藏书阁也不例外,只有一位喜静的大儒,在藏书阁内兀自看书。

见谢枕书进来后,他赶忙起身相迎。

“敢问您是何人的家眷?可是来参加书院大比观赛的?若是的话,那您恐怕走错了路。”

这里和比试的地方,正好是相反方向。

这位大儒唯恐对方是走错了,看着时辰,如今正好大比刚开始,自己可以领着对方过去,再回来继续看书,并不耽误多少功夫。

谢枕书见这位夫子身上和手上都是墨迹,方才也在笔耕不辍地勤奋抄书,心知这是一位爱书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