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古代炮灰小姑48(2 / 2)

“免礼平身!”

“谢过陛下。”

皇帝的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看了两轮,这才哈哈大笑道:“朕初见你兄长时,便在好奇,这么一张脸长在女子身上,是何样貌,今日见了你,倒是果然没让朕失望。”

“陛下好奇心还挺重,怎么不好奇金汁是咸的还是甜的?”路知微小声嘟囔道。

“你说什么?大点声,朕又不吃人。”

那可不一定,可能你听完刚才她刚才说得话,突然就换了胃口呢?

“我是说陛下谬赞了,民女愧不敢当。”

“唉,莫要太过谦虚,卿不仅容貌出色,于军国之事上也有独特的见解,不愧是状元郎的妹妹。”

“昔年家贫,兄长怜我无一技之长傍身,便日日读书回到家中教我念书,他学到什么就教我什么,时日久了,便也开了教化。”

见到了吗?中登,我哥,超会教人的,以后你家的孩子有需要,记得多想想他。

“哦,爱卿看上去是个清冷的,想不到对家人却如此包容疼爱,不过朕也有妹妹,将心比心,确实惹人疼惜。

路氏知微,你心中有大才,却又无法参加科举,可觉得委屈了?”

“陛下,民女曾读过一篇文章,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’,

只要能为百姓做点事,倒也不需要计较是显露于人前,还是鸣于世人前。”

“如此大才,是何人所书?”

“一本杂记,时日久了已经忘了,只是这句话,当时读时深有其感,便一直未曾忘记。”

路知马上前一步,躬身解释道:“启禀陛下,臣幼时家贫,幸舍妹过目成诵,常去往书肆等地偷背圣人书,而后回家誊抄,方能省下不少购置书本的银钱。

也正是因为要省下笔墨钱,所以有许多杂记当时只能弃了,时日久了,里面大部分内容也就忘了。”

“原是如此,倒是可惜了。”至于怀疑什么的,陛下心中是半点都没有的。

书籍等物历来便被世家贵族把持,及至前朝情况方要好上许多,然而即便如此,有许多孤本仍被严格把控。

路氏女看到的,或许就是世家收藏的孤本,只不过因为战乱,或氏族没落,才流入民间的。

“陛下不用觉得可惜,既今日我看到了,来日必定也会有其它人读到,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。”

“路小姐倒是通透,罢了,朕今日宣召你入宫,是要与你细谈边境管理之策,纸上文章虽已完善,但不过短短几百字,尚有许多细节未明。”

“是,民女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”

说罢,倒是将纸上不好说的,说出来让人指责太过阴损的法子都倒了个干净。

初时自然是要打的,不过打起来也是可以谋划的,什么拉一个打一个,这些谋略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,也用不着路知微来献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