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时间,她还不如早早的将东西卖了,换回必需品后,再找人去。
路抓马去水粉铺也没待太久,主要还是看看那些货比较行俏,又容易实现,看来看去,还是茉莉比较适合。
这种东西容易成活,采摘期比较长,不管贵贱,都需要用到它,甚至连香囊也大部分都有。
要问为什么这么确定,当然是她鼻子闻出来的喽,难道人家还会真告诉你配方?想什么呢。
有了目标,路抓马也没多待,晃悠一圈便出去了,多待又能如何呢,难道还能在没货的情况下,跟人谈生意啊。
她倒是敢,但也要人信呐。
不过,倒是可以先采摘一些野花过来问问,有了成功的例子,才更容易说服家里人干这个。
之后的时间都是属于书店的,只有看得书杂,才好解释自己是怎么懂这些东西的。
在书店消耗时间,直到太阳已然到了正中,张氏才找来:“掌柜的,这孩子在这打搅了。”
“不妨事,令爱乖着呢,不过,这些书你都看懂了?”
“哥哥教我认了些许字,不认识的我可以跳着看。”都是假的,她全都记下来了,记不下来的也用隐藏照相机拍下来了。
回头她再抄录下来,她哥哥买书的钱就能省下了,唉,古代读书真费钱啊。
多买两本书就能耗费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。
就像老路家,十多亩水田,二十多亩旱地,加在一起,除去税赋、日常嚼用,还要打点零工,张氏抠抠搜搜的过日子,攒下来的钱一年也最多不会超过十两。
这还是风调雨顺、没人生病、家有恒产的情况下,才有如此境况,也不怪她四哥一心只想往上爬了。
但一本律法书,刚听人结账时,就要了人家七两银,你就说吧,这种情况下,她不想点法子,能把家里人给拖死。
“娘,家里没纸墨了,要不带点回去吧?”
“没纸墨了,怎么你四哥没提起过?”
“四哥心疼你们呢,日常习字都是省了又省。”路抓马在爹娘面前为他美化了几分行为。
反正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吧,她四哥在人前人后,确实一直以来都比较节省。
就连当了官之后,都是如此,他最让诟病的,就只有给妹妹花钱和擦屁股这一点上。
至于当大奸臣,向来都是将自己的野心,隐藏于人后,只不过,雁过必留痕,政敌总会找到破绽的。
但架不住皇帝信任啊,自然攻奸都是不了了之了,所以才有了史书上,寿终正寝,甚至给家族后人留下政治资本的奸臣。
这政治素养,和珅来了,都得竖起大拇指。
“好,那就买上几刀纸吧,掌柜的,还是用我常买的那种。”
“娘,再买上一刀宣纸吧,哥练了这么久的字,偶尔也需要在好纸上写上那么几次,才知道到底写得好不好。”
张氏咬牙:“好,那就再买一刀宣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