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这种进击的暴龙,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:“娘,我错了,我一定不会再去打猎了,我保证,明日定会老老实实的盯着地里的农活。”
她保证一定会去,最多收获不拿回来就是了,随便往哪个储物戒里一放,难道还能被这辈子的娘发现不成?
“还有记得带着点苇帽,真当黑了容易白回来呢。”
这个...对于她来说,好像确实比较容易呢,但她现在可不敢开口分辩,只能说什么是什么了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林家再次进入到备考阶段,这次因为有过一次经验,虽然还是避免不了的紧张,但也不至于到草木皆兵的程度。
照着原先的经验,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备考,倒也算得上井然有序。
等考试结果一出来,四个兄长个个都榜上有名,喜得林冬青两兄弟抱头痛哭,一个劲的嚷嚷家里祖坟冒青烟了。
阿余也满意点头,不愧是她,就是会未雨绸缪,虽然不能说努力没用,但她觉得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。
因为老早之前就听说,现在的科举特别考验运气,有时候,在这个考官这里能评优的成绩,落在那个考官手里,就成了不入流。
主观性这么大的考试,她怎么能单凭学识取胜,不得弄点玄学手段?毕竟干这个,才是她的老本行。
果然,事实证明,她的想法没有错。
就四个哥哥,行文各有特点,落在哪个考官手里,都得罢黜一两个的情况下,居然全都过了,这不是走狗屎运,是什么?
既然有用,那就得一直用啊,她的时间虽然多,但并不想浪费在发力阶段好吗?
起码得挥舞着小皮鞭,让四个哥哥都挤上举人的这班车才行吧?
至于更进一步?那就没必要了,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,没这个天赋,就别硬挤上这班车了。
哪怕是聪明如林如海呢,不也在官场倾轧中落败而亡?更别提她的几个哥哥了,省得一个不小心,就被挤下车,弄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。
举人就挺不错的,有点社会地位,又不至于碍了别人的眼,再加上家里略有薄产,不至于坐吃山空,就够了。
好好沉寂个几代,认真教育后人,不定什么时候,就出个能人,带着家族腾飞了。
真沉寂了也没事,强大如秦始皇,不也三世而斩?反正不影响她交任务就行。
结果出来,钱氏刚准备趁机说分家的事呢,又听闻今年夏末秋初是三年两次的院试。
考过去后,就是秀才老爷,正式踏入科举路的起点后,又硬生生的将话憋了回去。
不管怎么样,还是那句话,一切都要给科举让步。
这是钱氏的打算,但在林冬青这两位当家人眼里,他们的精力应该放在地里。
科举取士虽重要,但这种事考察的是往日的积累,他们也不是本人,急是急不来的。
更何况,这次不中,又不代表下次不能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