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大秦帝国:铁血文明 > 第236章 洪中拾简传密讯 城畔联篆抗危局

第236章 洪中拾简传密讯 城畔联篆抗危局(2 / 2)

咸阳宫前的广场上,扶苏终于到了!他翻身下马,直奔刻石台,胡亥快步迎上去,两人对视一眼,没有多余的话,只有默契——胡亥递过“止杀”拓印,扶苏接过墨块,两人一起在第一块青石上写下“法”字。拓印的墨汁落在青石上,泛起淡淡的金光,是地脉正气被引动的迹象。“成了!陈先生的法子成了!” 李斯激动地大喊,学士们和百姓们也欢呼起来,广场上的气氛瞬间高涨。

十二个字,胡亥和扶苏各写六个,每写一个字,洪水就退一分,城墙上的裂缝也慢慢缩小。当最后一个“文”字写完,刻石工匠们立刻开始雕刻,墨汁的金光越来越亮,顺着青石蔓延到城墙,整个咸阳城都微微震动,地脉的正气像一道屏障,将洪水挡在城外,慢慢退去。

可就在这时,北郊传来紧急消息——匈奴主力发起总攻,蒙恬和刘邦的人马快撑不住了!同时,东郊也传来消息,项羽遇到了匈奴的残部,虽然击退了他们,但自己也损失惨重,正往咸阳宫方向撤退!胡亥和扶苏对视一眼,立刻下令:“李斯,你带学士们继续监督刻石,确保地脉稳定;阿禾,你带吕部旧部去北郊支援蒙恬;我和扶苏哥哥带禁军去东郊接应项羽,防止匈奴从东郊偷袭!”

众人领命,各自行动。胡亥和扶苏骑着马,带着禁军朝着东郊疾驰,手里的长剑在阳光下泛着光。他们不知道,刘邦在北郊看着蒙恬和匈奴厮杀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——他要等双方两败俱伤,再出手收拾残局;更不知道,刻石台的角落里,一个赵高的余党正握着最后一枚蛊虫卵,准备扔进刻石的墨汁里——只要污染了墨汁,地脉正气就会紊乱,洪水会再次泛滥,咸阳还是会亡。

当胡亥和扶苏赶到东郊时,项羽正带着残部与匈奴的小股部队激战。“项羽!我们来帮你!” 胡亥大喊,禁军们冲上去,与项羽的人马联手,很快就击退了匈奴。项羽看着胡亥和扶苏,眼神复杂,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收起了长戟。

可就在这时,咸阳宫方向传来一阵巨响——刻石台的方向升起一股黑烟,是蛊虫卵被扔进了墨汁里!李斯的声音在风中传来:“公子!不好了!墨汁被污染,地脉紊乱,洪水又要来了!” 胡亥和扶苏心里一沉,立刻调转马头,朝着咸阳宫跑去。

北郊的蒙恬听到巨响,心里也是一惊,手里的长枪慢了半拍,被匈奴将领抓住机会,刺穿了左臂。“将军!” 副将大喊,扶住蒙恬。蒙恬咬着牙,拔出长枪,继续战斗:“守住!不能让匈奴过去!咸阳还需要我们!”

咸阳宫前的广场上,李斯正带着学士们用玄铁砂和清心草粉清理被污染的墨汁,可效果甚微,青石上的金光越来越暗,洪水又开始上涨。赵高的余党被禁军抓住,却已经晚了,他狂笑着说:“你们赢不了!地脉紊乱,洪水会把咸阳淹了,匈奴会把你们杀了,大秦亡定了!”

胡亥和扶苏赶到时,看着越来越近的洪水,心里满是绝望。扶苏突然想起陈墨的《秦记》里写过:“地脉紊乱,需以‘民心’为引,聚百姓之愿,可补墨汁之损。” 他立刻大喊:“百姓们!陈先生说,民心能引地脉!大家一起喊‘大秦不亡’,聚我们的愿力,补墨汁的损!”

百姓们听到这话,纷纷举起拳头,大喊:“大秦不亡!大秦不亡!” 声音震耳欲聋,顺着地脉传到青石上,金光渐渐恢复,洪水又开始退去。可就在这时,北郊传来消息——蒙恬的防线被攻破,匈奴主力朝着咸阳宫方向赶来,已经到了城外三里处!

胡亥和扶苏握紧长剑,看着越来越近的匈奴骑兵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守住咸阳,守住陈先生留下的文脉,守住大秦的希望。可他们不知道,刘邦已经带着沛县子弟悄悄撤离了北郊,正往咸阳宫的方向赶来,手里握着一把陈墨当年留在沛县的《太公兵法》竹简(呼应281章伏笔);更不知道,刻石的青石下,藏着陈墨留下的另一道机关——只有在“民心聚”时才会开启,里面藏着骊山禁卫的最终调动方式,可此刻还没人发现。

匈奴的马蹄声越来越近,百姓们的呐喊声也越来越响,胡亥和扶苏并肩站在城墙上,手里的长剑指着匈奴的方向。洪水渐渐退去,地脉的金光越来越亮,可匈奴的主力已经到了城下,准备发起总攻;刘邦的人马也到了咸阳宫的外围,不知道是敌是友;刻石下的机关还在等待开启——大秦的命运,悬在这一战,悬在民心的愿力,悬在那道未被发现的机关上。

悬念在呐喊声中蔓延:匈奴的总攻能否被挡住?刘邦的到来是敌是友?刻石下的机关能否被及时发现,调动骊山禁卫?被污染的墨汁能否彻底修复,地脉正气是否会再次紊乱?蒙恬的伤势如何,能否继续战斗?项羽在东郊站稳脚跟后,会选择继续联手还是背叛?这一战之后,大秦能否真正摆脱危机,扶苏与胡亥的关系又会如何发展?
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咸阳城的城墙上,映着胡亥和扶苏并肩的身影,映着百姓们举起的拳头,也映着远处匈奴骑兵的黑影。大秦的命运,就像这夕阳下的战场,一半是光明,一半是黑暗,无人知道,下一个黎明,是否能迎来真正的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