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大秦帝国:铁血文明 > 第222章 密室困厄藏忠骨 学宫围逼酿杀机

第222章 密室困厄藏忠骨 学宫围逼酿杀机(2 / 2)

百姓们听到这话,纷纷议论起来。刚才喊着要砸门的人,也放下了手里的锄头。卢生脸色一变,却立刻喊道:“大家别信他!他是儒生的同伙,当然帮着儒生说话!昨日典籍库的巫蛊之虫,就是他放的!”

“你胡说!” 阿禾气得发抖,刚要反驳,就听到人群里传来一个声音:“不好了!禁军大营里有士兵被巫蛊之虫咬了,现在已经疯了!” 百姓们一听,再次陷入恐慌,纷纷后退,生怕被虫子咬到。

卢生趁机大喊:“大家看到了吧!巫蛊之害还没除!这些儒生就是巫蛊的源头!只有杀了他们,活埋他们,才能彻底除了巫蛊之害!”

“活埋儒生!活埋儒生!” 被恐慌冲昏头脑的百姓再次大喊起来,甚至有人开始推搡胡亥带来的禁军。李斯想上前解释,却被一个百姓推倒在地,摔得额头流血。

胡亥看着眼前的混乱,只觉得一阵无力。他知道,卢生已经彻底掌控了百姓的情绪,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。就在这时,阿禾突然走到他身边,小声道:“公子,陈先生生前曾留下一份名单,上面记录着咸阳狱中的百名囚徒,都是罪大恶极之人。他说,若有一天‘坑儒’之祸降临,可以用这些囚徒替换儒生……”

胡亥猛地抬头,眼睛亮了起来。他怎么忘了陈先生的后手!用囚徒替换儒生,既能保住文脉,又能平息百姓的恐慌,还能让卢生无话可说!“阿禾,这份名单在哪里?”

“在密室的漆盒里,我已经带来了。” 阿禾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,递给胡亥。胡亥展开一看,上面果然记录着囚徒的姓名和罪名,每一个都是该杀之人。

“李斯丞相,” 胡亥转身对李斯道,“你立刻带人去咸阳狱,将名单上的囚徒提出来,秘密押到东郊的大坑边,记住,一定要保密,不能让卢生知道!”

李斯点点头,立刻带着几名亲信禁军离开了。胡亥看着李斯的背影,又看了看围在学宫前的百姓,深吸一口气,走到高车上,对着百姓大喊:“父老乡亲们!朕知道你们担心巫蛊之害,也知道你们想除了叛徒!朕现在答应你们,会处置那些‘通敌的儒生’,但不是在学宫前,而是在东郊的大坑边,让大家亲眼看着他们被活埋,以儆效尤!”

百姓们安静下来,显然接受了这个提议。卢生没想到胡亥会这么痛快,心里有些疑惑,却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——只要能“坑儒”,在哪里都一样。他走上前,假惺惺地说:“公子英明!臣愿陪您一起去东郊,监督处置过程,确保没有儒生漏网!”

胡亥心里冷笑,表面上却点头道:“好,那就劳烦卢先生了。” 他知道,卢生是想确认被活埋的是不是真的儒生,不过没关系,李斯会处理好一切的。

就在众人准备前往东郊时,一个禁军突然从远处跑来,手里拿着一封染血的书信,气喘吁吁地喊道:“公子!荥阳急报!陛下……陛下要出城与联军决一死战,让您速派援兵!”

胡亥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他接过书信,展开一看,上面果然是扶苏的字迹,写着“荥阳粮草已尽,援兵不至,朕明日出城死战,望弟守住咸阳,守住文脉”。书信的末尾,还画着一个小小的“文”字,是陈先生教他们兄弟俩的暗号,代表“绝无虚假”。

“扶苏哥哥……” 胡亥的手开始发抖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他知道,扶苏出城死战,就是九死一生。可他手里只有不足五千的禁军,若派去荥阳,咸阳就真的空虚了,卢生随时可能叛乱;若不派,扶苏哥哥就会战死。

卢生看到胡亥的样子,心里暗喜,却故意叹了口气:“公子,荥阳危急,陛下需要援兵啊!不如派大部分禁军去荥阳,留下一小部分守护咸阳就好——有臣在,定能守住咸阳!”

胡亥看着卢生,突然意识到,这或许是卢生的阴谋——逼他派走禁军,然后趁机夺取咸阳的控制权。可扶苏哥哥危在旦夕,他不能见死不救!

“阿禾,” 胡亥转身对阿禾道,“学宫和密室就交给你了,你一定要守住典籍,守住博士官!” 阿禾用力点头:“公子放心,就算是死,我也会守住!”

胡亥深吸一口气,对身后的禁军道:“传朕的命令,调拨三千禁军,由副将统领,立刻驰援荥阳!剩下的两千禁军,随朕去东郊,监督处置‘儒生’!”

禁军们领命而去,卢生看着驰援荥阳的禁军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——他知道,咸阳的兵权,很快就会落到他手里了。

东郊的大坑早已挖好,深三丈,宽五丈,是卢生提前让人挖的,就等着活埋儒生。百姓们围在大坑边,神色紧张地看着入口的方向。胡亥和卢生站在大坑旁的高台上,等着李斯押解“儒生”过来。

不久后,李斯带着一队禁军押着百名“儒生”来了——这些“儒生”都被黑布蒙着眼睛,穿着儒生的衣服,走路踉踉跄跄,看起来十分虚弱。卢生眯起眼睛,想要看清他们的脸,却被李斯拦住:“卢先生,这些儒生都是通敌叛国的罪人,怕他们看到百姓的样子会害怕,所以蒙住了眼睛,还请先生不要介意。”

卢生心里怀疑,却也找不到理由反驳。胡亥看着那些“儒生”,心里松了口气——这些都是咸阳狱中的囚徒,李斯果然办妥了。

“时辰到了,该处置了。” 卢生对着胡亥道,眼神里满是催促。胡亥点点头,对禁军道:“把他们推进坑里。”

禁军们上前,将百名“儒生”一个个推进大坑。百姓们看着这一幕,有的闭上眼睛,有的则大喊“杀得好”。卢生站在高台上,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——他觉得,自己离掌控咸阳越来越近了。

就在最后一个“儒生”被推进坑里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。一个斥候骑着快马,朝着大坑的方向跑来,嘴里大喊着:“公子!不好了!齐地传来消息,田儋郡守已经投靠了项羽,正带着三万大军朝着咸阳赶来!”

胡亥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田儋不仅没出兵救荥阳,反而带着大军来攻咸阳?这意味着,咸阳不仅要面对卢生的威胁,还要面对田儋的大军!

卢生听到这话,更是喜出望外——田儋来了,他就更有把握夺取咸阳了!他看着胡亥,故意道:“公子,田儋大军压境,咸阳危急啊!不如让臣来统领禁军,抵御田儋?臣有信心守住咸阳!”

胡亥看着卢生,突然意识到,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——扶苏哥哥被困荥阳,田儋大军来攻,卢生在一旁虎视眈眈,而他手里只有两千禁军。

就在这时,阿禾突然从人群里跑出来,脸色焦急地喊道:“公子!不好了!咸阳宫密室的暗门被打开了,我们押着的那个方士不见了,而且……而且陈先生留下的《秦记》原稿,也不见了!”

“什么?!” 胡亥和李斯同时惊呼。《秦记》原稿是大秦文脉的核心,若是丢了,后果不堪设想!而且那个方士不见了,说明卢生还有其他的同伙,藏在咸阳宫里!

卢生听到“《秦记》原稿不见了”,眼睛亮了起来——他要的就是这份原稿!只要拿到原稿,就能篡改上面的内容,把自己塑造成“大秦的救世主”,到时候百姓自然会拥戴他。

胡亥看着眼前的一切,只觉得天旋地转。荥阳危急、田儋来攻、《秦记》丢失、方士逃脱、卢生虎视眈眈……一个个危机像潮水一样涌来,将他淹没。他握紧手里的青铜剑,剑柄上的“守文”二字仿佛在灼烧他的手心——陈先生,您留下的文脉,您守护的大秦,朕该怎么守住?

远处的咸阳宫方向,突然升起一股黑烟,像是在呼应东郊的杀机。胡亥抬头望去,只见黑烟越来越浓,隐约能听到宫墙方向传来的喊杀声。他知道,卢生的同伙已经在咸阳宫里动手了。

“公子,我们该怎么办?” 阿禾看着胡亥,眼神里满是焦急。

胡亥深吸一口气,眼神里闪过一丝决绝。他举起手里的青铜剑,对着围在大坑边的百姓大喊:“父老乡亲们!田儋投靠项羽,要来攻打咸阳;卢生伪造证据,想夺取大权!大秦现在危在旦夕,需要我们一起守护!愿意跟朕一起保卫咸阳的,举起你们的兵器!”

百姓们愣住了,面面相觑。刚才还在喊“活埋儒生”的他们,此刻看着胡亥坚定的眼神,看着远处升起的黑烟,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卢生骗了。一个卖粟米的老汉突然举起手里的锄头,大喊道:“我愿意跟公子保卫咸阳!我不要战乱,我要太平!”

“我也愿意!” “我也愿意!” 越来越多的百姓举起手里的兵器,大喊起来。卢生看着这一幕,脸色骤变——他没想到,胡亥竟能凭借一句话,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!

就在这时,咸阳宫方向传来一阵更激烈的喊杀声,紧接着,一个黑衣方士骑着快马,朝着卢生的方向跑来,手里举着一卷竹简,大喊道:“先生!《秦记》原稿拿到了!我们快撤!田儋的大军还有一日就到了!”

卢生看到《秦记》原稿,立刻转身就要跑。胡亥怎会放过他,提着剑就追了上去:“卢生!把《秦记》还回来!”

两人一前一后,朝着咸阳宫的方向跑去。百姓们和禁军也跟着追了上去,喊杀声、脚步声在东郊的空地上回荡。

阿禾站在大坑边,看着胡亥的背影,又看了看远处的咸阳宫,心里满是担忧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一战,不仅关乎大秦的命运,更关乎陈先生用命守护的文脉。而荥阳的扶苏陛下,还在等着援兵,田儋的大军还有一日就到,咸阳宫里的叛乱还在继续……

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《诗经》残本,竹简上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的字迹,仿佛在提醒他——文脉不绝,大秦就不会亡。可此刻,文脉的核心《秦记》原稿落在了卢生手里,他该怎么抢回来?

远处的荥阳城内,扶苏已经穿上了铠甲,手里握着一把长剑,正准备出城。他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联军,心里知道,这一战可能是他最后的一战。可他不知道,咸阳已经陷入了更大的危机,他期待的援兵,可能永远不会来了。

咸阳的雾还没散,东郊的大坑里还躺着百名囚徒的尸体,咸阳宫的黑烟还在升起,卢生拿着《秦记》原稿在前面跑,胡亥提着剑在后面追……大秦的命运,就像这迷雾中的咸阳,看不清方向,却又充满了未知的杀机。阿禾站在原地,握紧怀里的《诗经》残本,突然意识到,陈先生生前担忧的“文明崩塌”,或许已经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