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大秦帝国:铁血文明 > 第121章 咸阳风紧图穷处 金殿刃现未及身

第121章 咸阳风紧图穷处 金殿刃现未及身(2 / 2)

就在此时,陈墨忽然轻咳一声:“陛下,督亢之西有片沼泽,若是开垦,需引易水灌之,臣已画了图纸……”

这声咳嗽像一盆冷水浇在荆轲头上,他握刀的手顿了顿。秦王也抬了下头,目光从地图上移开,恰好看到荆轲袖中闪过的寒光。

“不好!”秦王猛地向后一仰,腰间的佩剑“呛啷”出鞘,却因动作太急,剑卡在了剑鞘里。

荆轲见势不妙,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,右手抽出匕首就刺。寒光如电,眼看就要及身,陈墨突然将手中的竹简掷了过去,正打在荆轲手腕上。匕首偏了半寸,擦着秦王的龙袍划过,钉在了身后的屏风上。

“护驾!”陈墨大吼一声,殿前侍卫蜂拥而上。

荆轲见刺杀不成,转身想抓秦舞阳当人质,却见那少年早已瘫软在地,面如金纸。他只能孤身对抗侍卫,匕首翻飞间,划伤了两名秦兵,终究寡不敌众,被按在地上,发髻散乱,玄端礼服被撕开了大口子。

秦王喘着粗气,看着钉在屏风上的匕首,又看了看被按在地上的荆轲,忽然一脚踹在他胸口:“说!是谁派你来的?!”

荆轲咳出一口血,仰头大笑:“太子丹殿下教我来取你狗命!可惜……”他的目光扫过陈墨,带着不甘,“可惜被你这多事的腐儒坏了好事!”

陈墨上前一步,看着荆轲道:“太子丹想以一人之命换燕国苟延残喘,却不知此举只会加速燕国灭亡。你以为献地献首是诚意,实则是把燕国百姓往火坑里推。”

“住口!”荆轲怒目圆睁,“秦兵所过之处,尸骨成山,我杀你秦王,是为天下苍生!”

“苍生若要靠刺客保全,那才是真的悲哀。”陈墨的声音平静却有力,“大秦一统,虽有刀兵,却是为了终结数百年战乱。你今日行刺,明日燕国便会血流成河,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?”

荆轲愣住了,张了张嘴,却说不出话来。他从未想过这些,只知道太子丹说,杀了秦王,燕国就能活。

秦王的怒气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决断。他看向吕不韦:“传旨王翦,不必等邯郸休整,即刻兵发蓟城。告诉燕王喜,三日之内,若不将太子丹的首级送到咸阳,寡人便踏平燕国,寸草不生!”

吕不韦躬身领命,目光却在陈墨身上转了一圈——这个太史令,总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,倒是越来越碍眼了。

侍卫将荆轲和秦舞阳拖了下去,殿上的血迹很快被擦拭干净,仿佛刚才的惊心动魄从未发生。秦王看着那卷摊开的督亢地图,忽然问陈墨:“先生说,燕国该灭吗?”

陈墨沉默片刻:“该灭。但燕国立国八百余年,蓟城有召公庙,辽东有箕子祠,若能保留宗庙,安抚燕民,比屠戮更能彰显大秦天威。”

秦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指尖在地图上敲了敲:“就依先生所言。但太子丹……必须死。”

此时,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,内侍匆匆进来禀报:“陛下,燕国又有使者求见,说是带了太子丹的密信!”

陈墨和秦王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。荆轲刚被拿下,怎么会又来使者?

秦王冷笑一声:“宣他进来。”

片刻后,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人被带了进来,身上还沾着尘土,不像使者,倒像个逃难的百姓。他跪在地上,从怀中掏出块沾着油渍的帛书:“小人是太子丹的门客,奉殿下之命,特来向陛下告密。”

陈墨的目光落在那人颤抖的手指上,忽然想起邯郸那封密信上的鹰形标记——这人的袖角,竟也绣着半只展翅的鹰。

秦王接过帛书,刚看了两行,脸色骤变。陈墨的心猛地提了起来,只见秦王将帛书狠狠摔在地上,怒吼道:“岂有此理!传旨王翦,不用等三日了,现在就攻!”

帛书落在陈墨脚边,他低头看去,上面赫然写着:“太子丹已联合代郡残部,欲趁秦军北上,偷袭邯郸……”

原来赵嘉遇刺,果然是调虎离山之计。可太子丹怎么敢肯定秦军会北上?又怎么能算准荆轲行刺的时机?

陈墨看向那个跪在地上的燕国门客,那人低着头,嘴角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。

咸阳宫的钟声再次响起,这次却带着杀伐之气。陈墨望着殿外飘扬的黑旗,忽然觉得,荆轲的匕首虽然没能伤到秦王,却像在天下大势上划开了道口子,而藏在那道口子后面的,不知还有多少张网。

邯郸的嬴政还在等着伐燕的号令,代郡的蒙恬正防备着残兵,辽东的太子丹究竟在哪?这个突然出现的燕国门客,又真正效忠于谁?

风从章台殿的窗缝里钻进来,吹得烛火摇曳,将所有人的影子都晃得支离破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