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大秦帝国:铁血文明 > 第105章 滏阳闸破惊鸿影 白鹿山藏金戈谋

第105章 滏阳闸破惊鸿影 白鹿山藏金戈谋(2 / 2)

陈墨却笑了。那不是狼嚎,是墨家的“兽鸣哨”——是阿河!他不仅没走,还带着墨家弟子来了!

趁着郭开的人被“狼群”缠住,陈墨悄悄钻进后洞。洞里比想象中宽敞,石壁上还能看到韩王安留下的凿痕,每隔几步就有个凹槽,想必是用来放油灯的。他沿着石壁摸索着往前走,突然踢到一个硬东西,低头一看,是个青铜鼎,里面插着半截蜡烛,烛芯还是热的——有人比他先到!

陈墨握紧木棍,警惕地往前走。转过一个弯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是个巨大的溶洞,中央堆着十几个木箱,金光从箱缝里漏出来,晃得人睁不开眼。而木箱旁边,站着个穿赵国将军甲胄的人,背对着他,手里的剑正抵着一个人的脖子——是郑姬!

“郭开倒是没来,却等来个秦国太史令。”那人缓缓转身,脸上带着冷笑,正是李牧!他的骑兵不知何时已经控制了溶洞的各个出口,弓箭上的鸣镝在寂静中格外刺耳。

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。原来李牧不仅追他,还顺藤摸瓜查到了白鹿山,甚至比他先一步找到了藏金洞。

“李将军这是要私吞韩王安的藏金?”陈墨故作镇定,目光却在寻找突围的机会。溶洞只有一个入口,已经被李牧的人堵住,看来是插翅难飞了。

“藏金是赵国的战利品,自然该归赵王。”李牧的剑又往前送了送,郑姬的脖子上渗出鲜血,“倒是陈太史,不好好待在咸阳编你的史书,跑到邯郸来做细作,就不怕坏了名声?”

“我来邯郸,是为了让赵国百姓少受兵灾。”陈墨的目光落在那些金箱上,“这些金子,够邯郸百姓吃三年,李将军若将它充公,既能解民困,又能增强军饷,何乐而不为?何必非要杀人夺宝?”

“说得比唱得好听。”李牧冷笑,“秦人攻赵时,怎么没想过赵国百姓?长平之战,坑杀我四十万赵卒,这笔血债,用这些金子能还清吗?”

提到长平之战,陈墨的喉头一哽。他想起白起杀降时的血色,想起那些堆积如山的尸骨,突然觉得手里的木棍重如千斤:“长平之战是昭王时的事,我曾试图阻止,却无能为力。但现在,我可以保证,若赵归秦,邯郸百姓赋税减半,学宫照常开课,用‘书同文’让天下人不再因文字不通而隔阂。”

“书同文?”李牧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“不过是想让赵人忘了祖宗文字,变成秦人的奴才!”他突然厉喝一声,“放箭!”

箭矢呼啸着射来,陈墨赶紧拉着郑姬躲到金箱后面。金光闪闪的金子此刻成了他们的盾牌,箭簇打在箱板上,发出“叮叮当当”的响声。

“李将军!”陈墨大喊,“你杀了我们,郭开就会带着藏金图跑掉!他早就想好了要逃去齐国,你为赵国流的血,不过是在为他做嫁衣!”

李牧的箭雨果然停了。陈墨知道,他说中了李牧的心事——这位将军虽然痛恨秦人,却更恨郭开这样的蛀虫。

“你说的是真的?”李牧的声音带着怀疑。

“千真万确!”陈墨趁机道,“郭开的人就在洞外,被我们的人缠着,李将军若现在出去,正好能将他擒获。这些金子,也能真正归赵国所有。”

李牧犹豫了。他看着那些金光闪闪的箱子,又看了看抵在郑姬脖子上的剑,脸色变幻不定。陈墨知道,这是他唯一的机会,成败在此一举。

就在这时,洞外传来郭开的惨叫:“李牧!你敢骗我!这些金子是我的!”紧接着是兵器碰撞的声音,显然郭开和李牧的人打了起来。

“看来不用我们出去了。”陈墨对郑姬道,“我们从溶洞的另一个出口走,那里应该能通到山后。”

郑姬点点头,带着陈墨往溶洞深处走去。她果然对这里很熟悉,在黑暗中轻车熟路,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狭窄的通道。通道尽头有微光,想必是出口。

就在他们快要走出通道时,身后突然传来李牧的怒吼:“陈墨!哪里跑!”

陈墨回头一看,只见李牧提着剑追了过来,他的肩膀中了一箭,想必是和郭开的人打斗时受的伤。

“李将军,何必赶尽杀绝?”陈墨停下脚步,“郭开已被你的人擒获,金子也保住了,你还想怎样?”

“我要杀了你,为长平之战的赵卒报仇!”李牧的眼睛红了,像一头发怒的狮子,挥剑就向陈墨砍来。

陈墨赶紧躲闪,两人在狭窄的通道里打了起来。陈墨的武功不如李牧,但他熟悉墨家的机关术,总能在关键时刻避开李牧的剑锋。打斗中,他不小心撞在石壁上,怀里的“书同文”简册掉了出来,散了一地。

李牧看到简册上的文字,动作突然一滞。他捡起一卷简册,看着上面用秦赵两种文字写的注解,眼神复杂。

“这就是你说的‘书同文’?”李牧的声音有些沙哑。

陈墨点点头:“不仅是文字,还有度量衡、车轨……将来天下人,无论秦赵韩魏楚燕齐,都能用同一种文字交流,用同一种尺子丈量,用同一种车子出行,再也不会有战争和隔阂。”

李牧沉默了。他看着那些简册,又看了看远处的邯郸城,突然叹了口气:“或许你是对的。但我是赵人,不能背叛赵国。”

他收起剑,转身往回走:“你们走吧,别让我再看到你们。”

陈墨看着李牧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,心里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李牧虽然放了他们,但他对秦国的敌意并没有消除,将来秦军攻赵,他们终究还是会在战场上相遇。

走出溶洞,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了。远处的邯郸城传来阵阵号角声,想必是秦军已经开始攻城了。陈墨回头望了望白鹿山,那里藏着韩王安的金子,也藏着赵国的希望和绝望。

“我们去哪里?”郑姬问。

“去秦军大营。”陈墨的目光坚定,“告诉王翦,邯郸城破在即,让他约束士兵,不要伤害百姓。”

就在这时,他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个熟悉的身影,正在向他挥手——是阿河!他的身边还站着个穿秦军甲胄的人,想必是王翦派来的接应。

陈墨笑了,拉着郑姬向山坡走去。他知道,灭韩破赵的大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但他也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接下来,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他,还有更多的挑战在前方等着他。

只是他不知道,此刻的咸阳宫,一场围绕着“书同文”的争论已经悄然展开。吕不韦认为“书同文”耗费民力,应该暂缓推行,而庄襄王却坚持要将“书同文”推行下去,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,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。

而在邯郸城破的那一刻,陈墨将会收到一封来自咸阳的密信,信上只有八个字:“相邦异动,速归咸阳。”这八个字,将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,也将会影响整个秦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