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大秦帝国:铁血文明 > 第85章 狱火焚心书未烬 邯郸风起龙欲腾

第85章 狱火焚心书未烬 邯郸风起龙欲腾(2 / 2)

进来的是个狱卒,端着一碗浑浊的米汤。陈墨认出他是墨家的人——这人左手小指缺了一截,是当年在都江堰修渠时被石头砸断的,是石匠的同乡。

狱卒放下碗,趁转身的功夫,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,又指了指墙角的石头,然后快步退了出去。陈墨知道,信会被安全送走,但他不确定是否还来得及。

夜色渐深,牢房里越来越冷。陈墨裹紧身上的破衣,望着铁窗外的月亮,心里默默祈祷。他想起嬴政出生那天,他正在邯郸执行任务,赵姬临盆时,窗外突然划过一道红光,落在婴儿眉心,形成一颗小小的血痣。当时他就觉得这孩子不凡,昭王也说“此子有龙气,或能成秦之大事”。如今这孩子才几岁,就要遭遇如此凶险,实在令人心疼。

突然,外面传来一阵骚动,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和人的惨叫。陈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——是墨家弟子劫狱来了?还是吕不韦又要对他动手?

他挣扎着爬到牢门边,透过门缝往外看。只见火把摇曳中,一群穿着黑衣的人正在和狱卒厮杀,这些人身手矫健,招式狠辣,不像是墨家弟子——墨家弟子比武讲究“非攻”,不会下这么重的手。

“快找陈墨!相邦有令,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!”领头的人大喊,声音嘶哑。

是吕不韦的人!他改变主意了,要杀自己灭口!

陈墨转身想躲回稻草堆,却发现墙角的石头已经被翻动过——信已经被送走了!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,只要信能送到邯郸,就算自己死了也值得。

就在这时,牢门被一脚踹开,几个黑衣人冲了进来,举刀就砍。陈墨闭上眼睛,等着死亡的降临,却听见“噗噗”几声闷响,伴随着黑衣人倒地的声音。

他睁开眼,看见石匠站在门口,手里还握着一把沾血的弩箭,身后跟着几个墨家弟子。“师父!我们来救你了!”石匠眼眶通红,扑过来解开他身上的铁链。

“你们怎么来了?”陈墨又惊又喜,“外面不是被吕不韦的人围了吗?”

“是异人君上!”石匠扶着他往外走,“君上没去蜀地,他知道相邦会派人追杀,故意绕了个圈子,又潜回了咸阳,联络了城里的墨家弟子和不满吕不韦的宗室,今夜要里应外合,夺回咸阳宫!”

陈墨又惊又疑:“异人有这么大本事?”

“是李冰将军的密信起了作用!”石匠一边带着他往密道跑,一边解释,“将军派来的信使带来了孝文王密匣的真迹,证明吕不韦伪造遗诏,好多宗室都被说动了!现在外面打得正凶,吕不韦的主力被拖在宫门外,我们趁机救你出去!”

穿过熟悉的密道,陈墨再次来到那口古井边。上面传来喊杀声和惨叫声,显然战斗进行得很激烈。石匠扶着他爬上井壁,刚到井口,就看见异人站在假山旁,手里握着一把剑,身上沾着血迹,眼神却异常坚定。

“陈太史,你没事就好!”异人快步上前,扶住他,“我们已经控制了咸阳宫,吕不韦被围在章台殿,插翅难飞!”

陈墨看着他,忽然明白过来。异人之前的懦弱都是装的,这个在邯郸做了多年质子的王子,早就学会了隐忍和谋划。他故意让自己被吕不韦追杀,就是为了引蛇出洞,趁机联络反吕势力。

“君上英明。”陈墨由衷赞叹,但随即又想起邯郸的事,“只是君上,邯郸危急!吕不韦派人和郭开勾结,要对公子政下杀手,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去救!”

异人脸色一变:“什么?政儿有危险?”

“是!”陈墨急道,“郭开找到了他们的藏身地,今夜就会动手!”

异人立刻转身对身边的一个将领下令:“蒙武!你立刻率三百轻骑,日夜兼程赶往邯郸,务必救出公子政母子!告诉赵姬,就说我已夺回咸阳,让她放心!”

蒙武领命而去,转身时,陈墨认出他是蒙骜的儿子——蒙骜被吕不韦派去追杀异人,他儿子却站在了异人这边,可见吕不韦早已人心尽失。

就在这时,一个墨家弟子匆匆跑来,手里拿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:“君上,陈太史,邯郸墨家据点派人送来急信,说……说赵姬夫人收到一封陈太史的亲笔信,打开一看,却是郭开的圈套,据点已经被围,他们快撑不住了!”

陈墨如遭雷击:“亲笔信?我没写信!是郭开仿造的!”

异人接过信,拆开一看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他把信递给陈墨,声音颤抖:“陈太史,你看这信……”

陈墨接过信,只见上面的字迹确实和他很像,但细看之下,就能发现模仿的痕迹。信上写着“吾已脱险,速带政儿往邯郸城东南角楼,吾派人接应”。最让他心惊的是,信的末尾画了一个小小的墨者标记——但这个标记画反了,真正的墨家弟子绝不会犯这种错误。

“赵姬不懂这些……”陈墨的心沉了下去,“她肯定信了。”

异人握紧拳头,指节泛白:“蒙武已经出发了,希望能赶得及。”

陈墨望着邯郸的方向,夜空中,一颗亮星突然闪烁了几下,像是在发出求救信号。他知道,赵姬母子此刻正在经历生死考验,而蒙武的军队就算日夜兼程,赶到邯郸也需要三天——这三天,对那对孤儿寡母来说,漫长得像一个世纪。

章台殿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响,紧接着是欢呼声——吕不韦被擒了!咸阳城的危机暂时解除,但邯郸的风暴才刚刚开始。陈墨摸着胸口的烫伤,那里的疼痛提醒着他,这场为了“书同文”、为了一统天下的斗争,远未结束。

他想起自己在《秦记》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:“天下之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然合之根基,在文不在武,在德不在力。”此刻,他只希望这句话能应验,希望嬴政能平安度过这场劫难——因为他隐隐觉得,这个眉心有血痣的孩子,或许就是那个能实现“书同文、天下合”的人。

而在邯郸城外的墨家据点,赵姬抱着熟睡的嬴政,望着窗外越来越近的火把,手里紧紧攥着那封伪造的信,脸上满是期盼。她不知道,等待她的不是接应的亲人,而是郭开和吕不韦布下的死亡陷阱。据点的大门外,郭开的亲信正狞笑着举起撞木,准备破门而入。而在据点的地窖里,一个墨家弟子正拼命凿着墙壁,想为这对母子开出一条生路,他手里握着的,正是陈墨之前送来的那卷“书同文”策论抄本——这卷竹简,能否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?谁也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