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立场与打算(1 / 2)

他头发已经花白,鬓角的头发贴在耳后,显得干净利落,脸上刻着岁月留下的皱纹,却透着温和。

那双眼睛深邃得像大海,平静的表面下藏着能搅动世界风云的智慧。

正是这个国家此刻的掌舵人。

“你就是晏明洲同志吧?” 老人开口,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,却异常温和,像长辈跟晚辈说话,没有半点架子。

“领导好。” 晏明洲转过身,没有刻意的激动,只是微微颔首,姿态恭敬却不卑微,眼神平静地迎上老人的目光。

“坐吧,别站着,刚进来肯定冷。” 老人摆了摆手,自己先走到主位沙发前坐下,动作缓慢却稳健,没有丝毫拖沓。

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,又朝着晏明洲的方向推了推茶杯,语气随意:“喝点热茶暖暖身子,早上的风还是凉。”

晏明洲在对面沙发坐下,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保持着端正的坐姿,后背挺直。

他知道老人不会跟他绕圈子,这场谈话从一开始就会直奔核心,没必要说虚话客套话。

果然,老人没提港城的生意,甚至没提一句 “赚钱” 的事。

他抬起手指了指墙上的世界地图,目光落在苏联那片广袤的土地上,手指轻轻点了点莫斯科的位置:“小顾把你的报告给我看了,很有意思,也很大胆。”

他拿起茶几上的放大镜,走到地图前,镜片对准苏联的欧洲部分,声音平静地问:“你说这个巨人十年之内可能会倒下?”

问完,他转过身,那双深邃的眼睛落在晏明洲脸上,没带喜怒,却透着审视,像在评估这个结论的可信度。

“不是可能,是一定。” 晏明洲迎上他的目光,语气没有丝毫犹豫,声音清晰坚定,“他们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僵化到了骨子里,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下滑,去年的粮食缺口已经达到了两千万吨,只能靠进口填补。工业产能更差,军工占了七成以上的资源,民用工业连一半产能都用不上,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要排队抢购,就像一个人只靠输血维持生命,内脏早就坏了,倒下是迟早的事。”

老人没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,手里的放大镜在地图上缓缓移动,停在了乌、克、兰地区:“你判断他们经济五年内会断崖式下跌的依据是什么?是粮食缺口还是能源问题?这里是他们的粮仓,要是出问题影响会多大?”

“粮食缺口是直接原因,能源问题是根本原因。” 晏明洲回答得条理清晰,“他们的石油出口占外汇收入的七成以上,一旦国际油价下跌,外汇储备会瞬间见底,到时候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,经 济必然崩盘。乌、克、兰的粮食产量占苏联的四成,要是这里因为民族矛盾出现动荡,粮食供应会直接断档,到时候老百姓没饭吃,社会稳定就会出大问题。”

老人又问:“报告里说民族矛盾是最后一根稻草,你觉得最先出问题的会是哪里?波罗的海那三个小国,还是中亚那些加盟共和国?”

“最先出问题的肯定是波罗的海三国。” 晏明洲语气肯定,“他们离西欧近,受西方思想影响深,早就有独立的想法,而且人口少面积小,脱离苏联的成本低,中亚那边虽然民族多矛盾复杂,但离我们近,而且经济依赖苏联的补贴,短时间内不会先乱,但长期来看也会跟着独立。”

接下来的一个小时,这间朴素的会议室彻底变成了关乎世界未来的战略推演室。

老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刻,一个比一个尖锐,句句都戳在要害上:“如果他们真的解体,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是边境安全还是意识形态的冲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