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你想把东西卖给人家,那得有多难?
“那……那可咋办啊?”钱玉芬急了,“总不能让这些‘金疙瘩’就这么在仓库里放着发霉吧?”
“所以,”晏明洲的目光,缓缓地落在了二堂哥晏建民的身上,“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人专门去干一件事情,去跑供销。”
“跑供销?”晏建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。
“对。”晏明洲看着他,眼中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,“就是带着我们的样品,带着我们的介绍信,主动地去找到供销社的采购科长,去跟他们谈,去让他们相信我们的玩具是最好的,是值得他们采购的。”
“这个过程可能会被人看不起,会吃闭门羹会受白眼,会碰一鼻子灰。”
“你需要做的,就是把你的脸皮练得比城墙还厚,把你的嘴巴练得比抹了蜜还甜,把你的腿跑得比谁都勤快。”
“二堂哥,”他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,“这个任务,很苦很难,甚至会很丢面子,你敢不敢接?”
晏建民听着晏明洲的描述,非但没有感到害怕,反而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了!
往外跑!
跟城里的“大干部”打交道!
这里面充满了挑战,也充满了机遇!
“敢!有啥不敢的!”晏建民一拍胸脯,兴奋地站了起来,“堂弟,你就瞧好吧!不就是跑供销吗?我保证把咱们的玩具摆满全县城,不,全北州市的柜台!”
他天生就不是个安分的人。
这种需要动脑子耍嘴皮子跟人斗智斗勇的活,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!
看着他那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,晏明洲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。
大哥晏建军忠厚老实,适合守成,管好内部生产最是稳妥。
而二哥晏建民,脑子活络胆大敢闯,正是开拓市场的最佳人选。
他们兄弟俩,一内一外,一守一攻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
“好!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。”
晏明洲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厚厚的钱,足足有三百多块,拍在了桌子上。
“这是你的第一笔‘公关费’。”
“公……公关费?”晏建民愣住了。
“对。”晏明洲解释道,“你去跑供销不能空着手去,有时候请人吃顿饭,喝顿酒,或者给人家送点咱们拿不出手但对方又需要的小礼物,这关系不就拉近了吗?”
“这……这不是‘走后门’吗?咱那招工启事上还写着不让……”晏卫国有些迟疑地说道。
“大伯,此一时彼一时。”晏明洲笑道,“我们对内要讲规矩铁面无私,这样才能保证工厂的公平和效率。”
“但我们对外,要讲人情要灵活变通,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有时候一点点小小的‘人情投资’能为我们省去无数的麻烦。”
“这就叫‘外圆内方’。”
他又一次向这些朴实的家人们,灌输了一种全新的超越时代的商业思维。
晏建民听得是两眼放光,如获至宝。
他感觉自己这个“美国堂弟”的脑子里简直装了一部“百科全书”,随便说点什么都让他觉得深奥无比,又大有道理。
“明州,我明白了!”他重重地点了点头,将那笔“巨款”小心翼翼地收进了口袋。
“明天我就出发!”
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。
那是一个年轻人即将奔赴属于他的战场的雄心壮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