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进行了一一剖析。
办公室里,顿时只剩下了内祁同伟沉稳的叙述声。
李坤远始终沉默,直到祁同伟把来龙去脉全部讲清楚。
“育良同志…倒是会挑时机摘桃子啊!”
“当年,我费尽心力把你从汉东的泥潭里拉出来。”
“这些年带在身边栽培,好不容易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…”
“如今,你京海根基未稳。”
“而他,他吕州硝烟将起。”
“老高这会儿过来要连锅带碗全端走?”
“即便不提这个。”
“同伟你可知道…”
“伟人曾经说过,要在战略上藐视对手,但要在战术上尊重对手。”
“汉东如今的情况,你我都是清楚的。”
“尤其是你,本就出身汉东。”
“如今梁群峰黯然离场,赵立春一家独大。”
“李达康背后有一把手支持。”
“育良和他斗,这没什么。”
“毕竟任何情况下,主管一把手权威——不容挑战。”
“你去了,也没什么。”
“毕竟你这人重情重义,心系授业恩师,这也是我最看重你的一点。”
“但——我也是你的师父!”
“同伟,你说的那些,很好,也很对。”
“如果一战功成,自然是海阔天空。”
“可你想过吗?”
“反过来如一步踏错,便是——万劫不复。”
“毕竟他明面上的靠山梁群峰…已经歇菜了。”
“而李达康背后的赵立春可是…”
“当然…育良同志…借将这一步棋,走得急了些,但不算昏招。”
“你考虑的,也无可厚非。”
“如果按你所说,这个李达康…确实是一头无情无义的豺狼虎豹。”
“这种人,一旦放任其慢慢坐大。”
“吕州必成他二人的角斗场。”
“高育良的理想和抱负…恐难施展。”
说着,李坤远抬起眼,目光如电,直视祁同伟:“如其实,你在和为师商量。”
“倒不如说…你已经做出了决定!”
“你——想去?!”
祁同伟迎向恩师的目光,没有丝毫闪躲。
声音清晰坚定道:“是,师父,我想去!”
“于公,弟子感念老师当年授业、教导之恩。”
“如今吕州困局,弟子有责相助。”
“于私,如今高老师坐镇吕州。”
“吕州地处汉东腹地,联通南北,经济情况仅次于省会京州。”
“若老师能在此立足,深耕细作,把这里打造成大本营。”
“那对我等未来布局…亦是关键落子。”
“所以…弟子…愿往!”
“愿往?”
“哼哼。”
李坤远嘴角勾起一丝极淡、却意味深长的弧度。
“同伟,你是我李坤远视若亲子,亲手打磨出来的宝刀。”
“如今他高育良三言两语,就要把你借走当他的剑?”
“刀剑虽利,但执于谁手,指向何方,却关乎全局。”
“育良兄的处境,我懂。”
“你去吕州,原则上…我不干涉。”
祁同伟闻言心头微松,然未及舒展。
毕竟…师父这话的意思是…有后续附加条件!
“然则…自古以来,借兵驰援,岂能无约?”
“何况是借我手下的大将!”
“你要去吕州,可以。”
“但育良同志,必须依我三个条件!”
“否则——门儿都没有!”
约法三章?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