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谁让你老师我,面儿上的‘唯一靠山’梁群峰老书记…马上退休呢?!”
“他李达康要的是政绩,是速度,是上级眼里‘能干事’的金字招牌!”
“至于过程是否合法合规,后果是否要老百姓承担…不在他首要考虑之列!”
“唉…”
高育良长叹一声,站起身,走到窗前,背影显得有些沉重。
“同伟啊!”
“我高育良,自问不是什么能人。”
“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。”
“在外人眼里,老师不管是一介书生,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。”
“可是这几年在吕州,老师自问这个吕州市长的位子,老师还是干的不错的。”
“这几年,吕州的总体经济发展,稳中有进,持续合理增长。”
“既没有原地踏步,也没有竭泽而渔。”
“我本就是想扎扎实实做些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情!”
“如今当了书记,重心自然要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,逐渐转移到梳理吏治、涵养民生上!”
“所以原则上,如果新来的市长,新来的和我搭班子的同志…”
“只要不是那种好大喜功,只追求指标和政绩的人。”
“老师不仅不会掣肘,反而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。”
“可是这位李达康…哼哼!”
“若与这样一个眼里只有政绩工程、只知横冲直撞的市长搭班子…”
“同伟你想!”
“这样一个习惯了独断专行、又顶着赵立春书记前大秘光环的人,来做这吕州市长!”
“那下一步,我这个市委书记,还怎么开展工作?!”
“吕州的长远规划、民生改善、社会维稳和风险防控!”
“这些重点工作,在他‘唯Gdp论’的标尺和‘一言堂’的作风下,能剩下几分?!”
说着,高育良猛地抬头,目光灼灼地盯着祁同伟。
随后一字一句道:“只怕到那一天…”
“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!”
“一二把手可以斗,但不能斗的太狠。”
“否则,班子和谐被打破,干部队伍就会人心思变,就会乱。”
“人心散了,队伍就不好带了。”
“到时候,哪里还有心思和空间,去实现——”
说到此处,高育良猛的伸手,直指墙上的那幅字!
“去实现那份‘静水深流’的蓝图呢?!”
……
书房内的空气,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。
师徒二人之间,一片寂静。
祁同伟知道,高育良的忧虑…并非空穴来风。
最终,都会变成现实!
毕竟,这不过是把前世的剧本,提前重演大半罢了!
他太了解自己的老师,也太了解那位未来的李达康书记了!
无论前世还是今生,李达康的强势崛起,背后正是赵立春的鼎力支持!
至少在前世赵瑞龙插手吕州市月牙湖之前…百分之百是这样的!
即便是在那件事过后…
赵家对于李达康,至少也是支持和提拔占了八成!
一步步,最终把李达康提到了汉东省委常委、京州市委书记的宝座上!
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为了——平衡!
也是为了——斗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