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人民的名义:胜天半子,与天争命 > 第163章 ‘三审’高育良(二)对于梁、赵二人的——肺腑之言!

第163章 ‘三审’高育良(二)对于梁、赵二人的——肺腑之言!(1 / 2)

几乎是瞬息之间,高植物思路已定。

高育良抬起头,眼神清澈而坦荡,迎向宁致远那深不可测的目光。

既没有回避,更没有躲闪。

腰杆挺得笔直!

声音沉稳而清晰!

“既然如此…宁书记,那育良…首先谈梁群峰书记吧。”

高育良的声音带着发自肺腑的敬重,眼神真挚。

“梁书记于我,恩同再造!”

“若没有他当年鼎力相助,将我一个‘书呆子’,从大学讲台引入政途。”

“就断然不会有,我高育良的今天。”

“这份知遇之恩,育良铭记于心,永世不忘,既不会忘,也不敢忘!”

“古语云: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”

“伯乐之明,在于识才善任!”

“梁书记最大的特点,也是我最为钦佩的一点,是其识才的眼光和用才的魄力!”

“他不拘一格,敢于启用有真才实学但可能背景‘单薄’的干部。”

“在用人上,他看重的是能力、是潜力、是忠诚,而非仅仅是资历或关系。”

“也正是这种慧眼识珠和果断拍板,才让我有机会崭露头角,为汉东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”

“这种敢于担当、为事业选贤任能的胸襟,是梁书记为汉东留下的宝贵政治财富!”

“同时,梁书记对自己提拔起来的干部,有着深厚的‘护犊’之情。”

高育良的声音里,不由自主得带上了一丝暖意。

“在工作上!”

“他敢于为我们这些‘学生’担责任、扛压力。”

“尽可能的,为我们创造相对宽松的干事环境。”

“在生活中,他对下属的困难也时常关怀备至。”

“这份重情重义、念旧护短的性情,让追随他的人倍感温暖和踏实。”

“这也是梁书记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。”

紧接着,高育良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。

语气依旧诚恳,不带丝毫贬低。

“当然,梁书记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,行事风格更偏霸道、强势。 ”

“他深谙规则,善于在体制框架内运筹帷幄,确保大局稳定。”

“然而,在一些需要打破常规、锐意改革的领域,尤其是在应对新形势、新挑战时。”

“梁书记有时会显得‘守成’有余,开拓进取的锐气和魄力相对不足。”

“可是面对不足,梁书记又依靠自己的强势和霸道,尽可能的在压制不同的声音。”

“这或许与其长期深耕相对固化的政法领域、以及临近退休求稳的心态有关。”

“另外…梁书记毕竟是…那个动荡的年代过来的干部。”

“身上江湖习气重,导致门生之累!”

高育良点到即止,语气更加含蓄。

“梁书记重情义,讲‘圈子’,这既是优点,也是缺点。”

“可能带来一些无意识的‘江湖习气’或‘门户之见’。”

“有时,他对‘自己人’的过度维护。”

“可能会在客观上,对其他干部群体,造成某种无形的压力或隔阂。”

“这不利于最广泛地凝聚力量。”

“同时,其门下‘门生’众多,难免良莠不齐。”

“个别人的不当行为,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为梁书记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非议。”

这番评价,既肯定了梁群峰的“人情味”。

又极其隐晦地点出了其可能存在的“小圈子”倾向及潜在负面影响。

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
“当然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!”

高育良适时做出了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总结性评价。

“梁书记…太过溺爱子女!”

“既然今天…同伟是主角…”

说到这里,高育良抬起目光,引导众人看向自己的爱徒,本场的真正主角!

——祁同伟!

“同伟的资料,想必三位领导都翻阅过。”

“关于同伟过去的经历…”

“小叶同志,和坤远同志…了解的更多。”

“而我…则是——亲历者之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