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人民的名义:胜天半子,与天争命 > 第152章 老友叙旧,当年基层成长起来的——情比金坚!

第152章 老友叙旧,当年基层成长起来的——情比金坚!(2 / 2)

陈良感慨万分,拉着李坤远在客厅的环形沙发上坐下。

张林安和宁致远也自然地分坐两旁,根本不在乎坐的是不是主位,只是那样自然随意的坐下去了。

祁同伟等三人,则恭敬地侍立在稍远处,观赏着几人之间的叙旧。

“是啊!”

“16年了!”

“1984年!”

李坤远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,同时目光看向祁同伟、叶欣雨、高育良三人。

似乎是在回忆,也是在分享和解释。

“那会儿啊,三位领导下来到我们河西省龙州市河源县挂职。”

“张林安书记,担任河源县的县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县长。”

“分管招商引资、公安政法、经济建设。”

“陈良省长,担任县委副书记、县长,主管县政府。”

“我那时候公安局的大小经费,都是找陈省长要,所以我一直叫老领导财神爷。”

“宁书记,担任河源县委书记,是我们河源的大家长,又是我们各级班子的班长。”

“而我呢,我那时候…就是县公安局一个小小副局长!”

“虽然…嘿嘿…他们三位来了没几天,还没和我熟悉的时候,我就当上局长了。”

李坤远的声音里,带着浓浓的怀旧与一丝自嘲的笑意。

却又无比清晰地,勾勒出一幅尘封的历史画卷。

“河西龙州河源县!”

“穷得叮当响啊!”

“要路没路,要电没电!”

“一年到头,老百姓就指着那点贫瘠的坡地过活!”

“可以说是穷的捣炕,饿的抠墙啊!”

“是啊…那会儿是真苦啊!”

张林安接口道,声音依旧低沉,却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感慨。

“我们三个空降下去,主政一方。”

“可那时候…我们也就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,也就介于小叶和小祁现在的岁数之间。”

“一到那儿…两眼一抹黑啊!”

“地方上的同志们…大多都是好样的,很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。”

“只是再往下,群众们之间家庭、同姓、同村…盘根错节。”

“很多惠民工作,一开始老百姓们不理解,根本推不动!”

“要不是坤远你…”

“还有云正那小子!”

说着,张林安的目光转向李坤远,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感激。

“云正脑子活络,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,打开了局面。”

“坤远你,带着云正、郭战、韩向柠,还有县公安局的那帮老兄弟,小同志们,坚定不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指示。”

“硬是顶住压力,把几个盘踞多年、欺压百姓、阻挠改革的村霸、地痞连根拔起!”

“扫清了障碍!为我们打开了局面!”

“那一仗,打得漂亮!”

“打出了威风!更打出了后来的发展基础!”

“没错!”

陈良也用力点头,看着李坤远,眼神灼灼。

“那会儿搞荒山、荒地承包责任制推广,阻力重重!”

“多少双眼睛盯着,等着看我们笑话!”

“是坤远你,带着干警,日夜蹲守。”

“守护那些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户群众们,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想搞破坏的人!”

“没有你李坤远,在基层政法线的保驾护航!”

“我们几个‘空降兵’想在河源县站稳脚跟,打开局面,难如登天!”

“保驾护航”四个字,分量极重!

宁致远虽然话不多,但此刻也沉声补充道:“后来搞乡镇企业试点,征地、清障、处理纠纷…”

“哪一次棘手的问题,不是你李坤远带着人冲在最前面?”

“啃最硬的骨头!流血负伤都不下火线!”

“坤远,河源县能有后来的发展,你们河源公安干警是头功!”

“你更是大功一件!”

“没有你们的付出和辛苦,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位置。”

宁致远看向李坤远的目光,充满了战友般的信任与肯定。

……

听着三位老领导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当年的峥嵘岁月。

诉说着李坤远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立下的汗马功劳。

祁同伟、叶欣雨和高育良的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!

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,李坤远当年在基层,是何等的铁骨铮铮、智勇双全、担当作为!

他与眼前这三位如今位极人臣的大佬!

是真正在‘枪林弹雨’,和改革浪潮中并肩作战。

用热血和汗水浇灌出深厚情谊的——生死战友!

所有铺垫全部完成,气氛也烘托到位。

陈良的目光,终于转向了侍立在一旁、早已心潮澎湃、眼眶发红的祁同伟身上。

陈省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,变得无比郑重。

语气也带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:“祁同伟!”

……

(跪求催更、点赞、用爱发电三连、书评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