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,眼明手快,心稳口紧。”
高育良伸出食指,话语精炼如刀。
“领导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,就要明白意图。”
“手脚要勤快,反应要迅速。”
“但心里要稳,不能慌。”
“最重要的是嘴巴要紧!”
“该听的听,不该听的不听;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打死也不能说!”
“市委办无小事,祸从口出的道理,要刻在骨子里!”
高启盛重重点头,额头甚至渗出细汗:“是!小叔!我一定谨记!”
“第二,勤学善思,举一反三。”
高育良继续道:“不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具体事务。”
“要多看文件,多看材料,了解全市的大局和运行逻辑。”
“如果领导问起一件事,你不能只知道这件事本身。”
“更要能联想到相关背景、潜在影响,甚至适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。”
“机会,永远留给有准备、有想法的人。”
“第三,谦虚谨慎,与人为善。”
高育良的目光扫过桌上所有人,带着普适的智慧。
“市委办是个枢纽,接触四面八方的人。”
“对上要谦恭,对下要平和,对同级要友善。”
“记住,你帮别人搭一次梯子,别人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开一扇窗。”
“但切记!”
“我说的这种‘善’…要有前提、有原则!”
“不能被无端利用,更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!”
高育良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玉良言,切中机关工作的要害。
不仅高启盛听得如痴如醉,就连祁同伟、叶欣雨、高启强等人,都是都暗自点头。
“老师句句都是金玉良言,振聋发聩呐!”
秘书兼弟子陈清泉,适时接过话头,笑容满面地看向高启盛。
语气带着秘书特有的圆融和务实:“那个…”
“启盛弟弟!”
“承蒙老师厚爱与关心,我现在正是在老师身边,为老师做些许微末工作。”
“哥哥有句话,借着今天这杯酒,送给你。”
“你是高老师的侄子,我是老师的学生弟子,那咱们…自然是自家兄弟。”
“既然是自己兄弟,哥哥就…嘿嘿…弟弟勿怪啊,哥哥也就那么一说,你权当随意一听。”
“在市委办,尤其要注意几个实操的技巧。”
“比如,怎么给领导送文件,怎么敲门、怎么递送、眼睛看哪里、什么时候该退出,都是有讲究的!”
“你应该……”
“再比如,领导临时召集会议,座位怎么安排、茶水怎么准备、会议记录怎么抓住重点…这些都是学问!”
“你必须……”
陈清泉压低声音,像是分享自己的工作秘诀:“还有啊,启盛老弟!”
“领导交办的事情,无论多小,都要有反馈!”
“办成了,及时报告结果!”
“遇到了困难,更要及时请示汇报,千万别自己硬扛!”
“让领导掌握进度,就是最大的稳重!”
“另外,领导的行程安排、生活习惯、甚至饮食口味…”
“这些细节,有心人自然会留意到。”
“但绝对不能刻意打听,更不能随意泄露!”
“要在‘有心’和‘规矩’之间,找到微妙的平衡点…”
“还有啊…”
……
陈清泉的“经验之谈”,更加具体、也更加接地气。
听得高启盛两眼放光,频频点头,恨不得拿个小本子全部记下来。
陈清泉这种,来自中枢要害部门资深秘书的“真经”,其价值远超任何书本知识。
“感谢小叔!”
“也感谢陈大哥!”
“我提一杯,敬您二位!”
高启盛端起满满一大杯白酒,一饮而尽!
这场家宴,不知不觉间,已然成了高启盛仕途起步的第一堂“高端私教课”。
高育良宏观的战略指引,陈清泉微观的战术拆解。
如同甘露般浇灌着他那颗充满野望和干劲的心。
……
酒酣耳热之际,祁同伟作为核心,自然成了敬酒的中心。
他陪着自己的老师高育良,师弟陈清泉,还有高启强、高启盛兄弟俩,一杯接着一杯。
醇香的白酒入喉,带着辛辣与回甘,暖意从胃里升腾,蔓延至四肢百骸。
很快,祁同伟的脸上,便染上了酒意的红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