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菩萨入梦(2 / 2)

“这…”林晓宇低下了头。

“我不是在指责你,”观音菩萨的声音依然慈悲,“而是想让你明白,一切果必有因。重要的是从经历中学习,而不是沉溺于痛苦。”

菩萨又挥杨柳枝,镜中的画面变了。林晓宇看到自己在一家普通的公司勤恳工作,帮助了许多同事;看到自己细心照顾母亲,陪她走完最后的时光;看到自己在未来某天,遇到一个真正懂他的人,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…

“生命的河流不会因为一段湍急就停止流动,”菩萨说,“你看那大海,容纳百川,不拒污流,故能成其大。你的心量越大,能承载的就越多,痛苦相对就越小。”

善财童子上前补充道:“佛经有云:‘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’。你的心念,正在创造你的世界啊。”

龙女也微笑道:“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盘。迷时是苦,悟时便是修行的资粮。”

三位圣者的言语如同晨钟暮鼓,敲醒了林晓宇沉睡的心灵。他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:“我明白了,菩萨。我不应该执着于过去的失去,而应该珍惜当下,创造未来。”

观音菩萨欣慰地点头:“正是如此。记住,我永远在你心间,任何时候,只要你提起正念,我就在你身边。”

梦境开始渐渐淡去,莲海、云霞、三位圣者的身影都慢慢模糊,但那种慈悲、智慧的力量却深深烙印在林晓宇的心中。

“谢谢菩萨开示…”林晓宇在梦中喃喃道。

当他醒来时,天已大亮,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。与往常不同,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与平静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。那个梦如此清晰、真实,与平常的梦完全不同,他确信,那就是观音菩萨特意来点化他。

起床后,他先去看望母亲。令他惊讶的是,多日来因疼痛而难以安眠的母亲,这一晚却睡得格外香甜,醒来后精神也好了许多。

“晓宇,我昨晚做了一个梦,”母亲微笑着说,“梦见观音菩萨来看我,说我的儿子已经开悟了,她让我不要担心。”

林晓宇愣住了,随即热泪盈眶。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:“妈,菩萨说得对,您不用担心了,我已经想通了。”

从那天起,林晓宇像是换了一个人。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,而是坦然接受一切。他勤恳工作,用心照顾母亲,甚至在空闲时间开始做义工,帮助那些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。

朋友们都惊讶于他的变化:“晓宇,你像是脱胎换骨了。”

他微笑着回答:“我只是学会了放下,学会了转念。”

一个月后,林晓宇去了一趟佛教艺术品博物馆,他想请一尊观音菩萨圣像回家供养。在众多的菩萨圣像中,他一眼就认出了那尊——白衣观音,手持净瓶杨柳,眉目慈悲,与梦中一模一样。

请回菩萨圣像的那天,林晓宇虔诚地将其安置在家中清净处。每天早晚,他都会在菩萨面前静坐片刻,不是祈求什么,只是提醒自己保持那颗觉悟的心。

奇妙的是,自从菩萨入梦并请回圣像后,林晓宇的生活确实发生了改变。不是突然的奇迹,而是渐进的转变。他的心态平和了,处事更加圆融,工作也越发顺利,半年后竟然得到了晋升。母亲的病情虽然依旧严重,但在精心的照料下,痛苦减轻了许多,精神状态一直很好。

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,一天他在医院照顾母亲时,遇见了一位中学时代的女同学李悦,她的父亲也住院治疗。相似的境遇让两人有了更多共同语言,渐渐地,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两人之间滋生。

李悦后来告诉他:“那天我看见你细心照顾伯母的样子,就被打动了。一个对父母如此孝顺的人,心地一定不会差。”

一年后的清明节,林晓宇再次来到普陀山。这一次,他不是来诉苦的,而是来感恩的。

在法雨寺的大殿,他再次跪在观音菩萨面前,眼中含着泪光,但那是感恩的泪水。

“谢谢菩萨点拨,让我明白了苦难的意义。”他低声说,“我不再害怕生活中的挑战,因为我知道,那都是修行的功课。”

走出大殿,他意外地又遇见了那位老和尚。老和尚看着他,会心一笑:“施主,看来你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”

林晓宇双手合十,深深一拜:“感谢师父当年的开示。”

老和尚摇摇头:“我不过是给了你一张纸巾,真正的点拨,来自菩萨,也来自你自己的心啊。”

夕阳西下,林晓宇漫步在千步沙海滩上,海风拂面,潮声阵阵。他想起《华严经》中的一句话: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。”确实,一切唯心造,转变心念,就能转变世界。

他望着无垠的大海,心中充满了感恩。苦难没有消失,但它已经转化为生命的力量;迷茫依然会有,但他知道如何找回方向。

因为菩萨不仅在梦中,更在他心里;不仅在普陀山,更在每一个觉悟的当下。

海天一色,梵钟远扬,林晓宇知道,他的人生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