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民间故事选集 > 第260章 中元夜的脚步声

第260章 中元夜的脚步声(2 / 2)

“猫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,”爸爸喃喃道,“也许你奶奶真的想来咱家看看,毕竟这是她生前最惦记的事——我们在县城安了家,有了自己的房子。”

后来我才知道,奶奶生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来看看我们的新家。她总说想看看孙子孙女长大的地方,但因为腿脚不便,六楼太高,始终没能成行。爸爸曾开玩笑说以后买电梯房再接她来住,可惜没等到那天。

我心里稍许平静些,又补充回忆了当时奶奶的叹气及大伯娘等言语动作。

爸妈听完我详细的描述,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,之前的温情和怀念被一种后怕的警惕所取代。

我妈一把拉住我的手,声音有些发紧:“傻孩子,那可能不是你奶奶!那是‘脏东西’在骗你开门!”

我爸点头,眉头紧锁:“中元节夜里,百鬼夜行,它们最会迷惑人。这些东西精得很,专门挑家里人不在的时候,找落单的小孩老人。它们不知道从哪里摸透了我们家每个人的习惯、声音、甚至走路的动静!”

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:“它们知道你从小听惯了我的钥匙声,知道你奶奶怎么叹气,知道你妈会说什么话哄人上楼……它们就是等着你听到这些,以为是我们回来了,主动去给它们开门!”

我爸的话像一盆冷水,瞬间浇灭了我心中那点因“奶奶回来看望”而产生的浪漫遐想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从脚底板升起的寒意。仔细回想,那逼真无比的声音背后,确实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诡异——一切都太“恰好”了,恰好在我爸妈不在家时响起,恰好模仿得惟妙惟肖,恰好在我可能去开门的前一刻,自己发出了“掏钥匙”的声音……

它们不是在表演“回家”,它们是在演一出精心编排的戏,目标就是引诱我打开那扇门!

“它们……为什么非要我开门?”我声音有些干涩地问。

“门是界限,”我爸沉声说,“自家的门户有门神护着,它们不能硬闯。但只要你自己从里面主动打开了,就等于请它们进来,那层保护就没了。到时候会发生什么,谁也不知道。”

我妈后怕地拍着胸口:“幸亏你没去开!也幸亏你爸那串钥匙声模仿得太像,让你以为他自己会开,你才没动!这真是……祖宗保佑!”

我越想越心惊。那份被我当作“身临其境”的、能清晰“看到”门口情景的联想能力,此刻想来,恐怕也不是我自己的想象,而是那些东西施加的影响的一部分!它们不仅模仿声音,甚至试图将一幅“全家归来”的画面直接植入我的脑海,让我深信不疑,消除最后一丝戒心。

我能“看到”我妈和大伯娘一左一右搀着奶奶停在最后几级台阶转角处,能“看到”大伯跟在后面略喘气的黑影,甚至能“看到”我爸从楼梯下方赶上来,手忙脚乱地掏钥匙……这一切细节,都不是我听出来的,而是当时不由自主地、无比清晰地出现在我脑子里的!

这不是思念,这是蛊惑。

它们利用了我对家人的熟悉和潜在的感情,编织了一个几乎完美的陷阱。只差一步,我就自己亲手打开了家宅的守护,放未知的危险进来。

那天之后,我好长一段时间晚上睡觉都会反复确认门是否反锁。甚至偶尔在楼道里听到邻居上下楼的脚步声和钥匙声,都会下意识地屏息凝神,仔细分辨那是否真实。

中元节依然会过,给奶奶烧纸时也会默默告诉她家里一切都好。但父母再也不提“接奶奶回家”的玩笑了。

而那晚回荡在楼梯间的、以假乱真的亲情之音,成了我心中一个难以磨灭的警示:有些声音,即便熟悉到骨子里,在特定的时刻,也可能包裹着最深的恶意。门的内外,有时候隔着的不仅仅是空间,更是安全与未知的两个世界。

至今想起来,我仍会感到一阵后怕——不是怕鬼,而是怕自己当时差点就因为那份对亲情的深信不疑,亲手推开了那扇绝不能开的门。

中元节后第三天,我们在家中为奶奶设了个简单的牌位,烧了柱香。

爸爸把那双奶奶生前亲手做却没来得及送出的布鞋——原本收在老家的——拿出来,放在了牌位前。

“妈,现在您认得路了,以后常回来看看。”爸爸轻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