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腊月,镇上来了个游方道士,听说陈三的事后冷笑:“什么神机妙算,不过是骗名之术。若真能算准,怎不算算自己何时发财?”
这话传到陈三耳中,他只笑笑不语。
除夕那日,大雪纷飞,陈三正准备收摊回家,忽然来了位华服老者。
“先生留步,老朽有一事相求。”老者面容憔悴,“我儿重病卧床,群医无策,特来请教先生,可还有救?”
陈三请老者坐下,仔细问了生辰八字,排开盘局后却沉默了。许久,他长叹一声,从桌下取出自己装钱的小木盒,推到老者面前。
“老人家,这些钱您拿去,给您儿子置办后事吧。他...熬不过元宵了。”
谁知老者不看银钱,反倒猛地抓住陈三的手:“先生果真神算!实不相瞒,我儿三日前已经走了。老朽今日特来,是为试探先生是否如传言般灵验。”
老者继续说道:“老朽姓周,是省城富商。这些年听说先生卦金倒贴的奇事,半信半疑。如今一试,先生不仅算准我儿大限,还自掏银钱相助,真是仁心仁术!”
周老爷说着竟起身作揖:“周某家中虽富,却人丁不旺,仅有一子还先我而去。如今想请先生到府上做管家,不必再风雪中摆摊,不知意下如何?”
围观的人纷纷感叹陈三好心有好报,终于要过上好日子了。
谁知陈三却摇头:“多谢周老爷美意,只是恕难从命。师父传我此术时曾立下规矩:只能摆摊算命,不能入高门为宾;只能卦金倒贴,不能借此富贵。”
周老爷再三恳请,陈三执意不肯,最后只得叹息而去。
众人不解,问陈三为何拒绝这天赐良机。
陈三只是笑笑:“算命者,窥天机,解人厄,本就不是求富贵的行当。师父说过,这行当沾了铜臭就准不了啦。那些穷苦之人,我若不去帮衬,谁去帮衬?那些将死之人,我若不予提醒,谁予提醒?”
后来有人发现,陈三的算命摊桌腿内侧刻着一行小字:“卦不敢算尽,畏天道无常;情不敢至深,恐大梦一场。”
又过了几年,陈三病逝。整理遗物时,人们在他枕下发现一本发黄的小册子,上面写着师门规矩:
“算命者,当以仁心为本。见穷困者,分文不取;见厄难者,赠金化解;见将死者,赠银送终。吾辈窥天机,当遵天道;知人命,当惜人命。”
册子最后一页写着:“富者算卦,取金一两;贫者算卦,赠银三钱;将死者算卦,赠金送行。如此,方得长久。”
直到这时,大家才恍然大悟:原来陈三这些年并非越算越穷,而是通过这种方式,将富人的钱转移给了穷人,将生者的余裕补偿给了死者。
从此后,镇上算命先生都学着陈三“卦金倒贴”,成了当地一道奇特风景。而陈三的故事,也一代代流传下来。
据说那些真正遵循此道的算命先生,算得都特别准。百姓们说,这是因为他们得了天道护佑——天机虽不可泄露,但天心最是仁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