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帝女问政(2 / 2)

窗外的雪渐渐小了,暖阁内的灯火,正映着即将到来的新春曙光。

暖阁内的对话刚落,赵高便轻步进来禀报,朝堂诸臣已在章台宫等候议功之事。嬴政颔首,携妘姮往殿中去,刚入殿门,蒙毅、李斯等臣便齐齐躬身行礼,目光里满是对关东与北境捷报的期待。

嬴政坐定龙椅,指尖敲了敲案上的奏疏,声音掷地有声:“扶苏在关东赈流民、通水渠,以工代赈解民生之困,功绩卓着。传朕旨意,封扶苏为‘安国公’,赐府邸一座、黄金百镒,其麾下主事官吏各升一级——朕要让天下人知,实心办事者,大秦必不亏待。”

此言一出,殿中臣工皆面露赞同,唯有淳于越微微蹙眉,却在李斯投来的目光中按下了欲言又止的念头。

扶苏上前谢恩时,嬴政特意看向他:“你此次归来,少了书生气,多了务实心,这爵位你当得。往后仍需多走郡县,莫忘了流民田埂上的辛苦。”

扶苏躬身应下,目光扫过立在殿侧的妘姮,满是感激——若不是她当初点醒自己“仁政在实不在言”,他怕是仍困在典籍里。

议完扶苏的封赏,嬴政又提及新年宴会:“腊月初八起,在咸阳宫设‘庆功宴’,连摆三日。第一日邀文武百官与北境、关东有功将士,第二日请宗室亲眷,第三日开放宫苑西侧,让咸阳城内的老者、工匠与流民代表入宫赴宴——朕要与民同庆,也要让众人看看,大秦的安稳,是君臣同心、军民共筑的。”

李斯当即上前补充:“臣请旨,让少府筹备宴会时,将新麦种与耐寒白菜种的样本置于殿侧,由宫人向赴宴者解说其益处。一来能让百姓知陛下与公主对农事的重视,二来也能鼓励郡县来年试种。”

嬴政欣然应允,余光瞥见妘姮眼中的亮色,便又加了一句:“阿姮,第三日与百姓同宴时,你便亲自解说农种之法——你的功劳,也该让百姓知晓。”

妘姮一愣,随即躬身领命。她望着殿中君臣齐心议事的模样,手腕上的红痣又轻轻发烫,心中忽然清晰起来:所谓执掌力量,从来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,而是像此刻这样,将自己的法子、众人的努力,都化作让大秦更好的基石。

转眼到了腊月初八,咸阳宫灯火如昼,庆功宴的第一日便热闹非凡。

北境将士代表身着玄甲,举杯向嬴政致谢时,蒙恬的使者还特意提及棉衣在战事中的作用,引得诸臣纷纷看向妘姮,目光里满是赞许。嬴政看着这一幕,端起酒樽笑道:“朕有贤子,亦有贤女,何愁大秦不兴?”

宴至中途,扶苏起身向嬴政敬酒,又转向妘姮:“阿姮,大哥今日能得此封爵,全靠你当初点醒。这杯酒,大哥敬你。”

妘姮举起酒杯,与他一碰:“大哥能在关东做成实事,才是真本事。来年新麦丰收,才是对大秦最好的献礼。”

(窗外的雪又开始飘落,却挡不住殿内的暖意。烛火映着君臣的笑颜,也映着妘姮眼中的期待——她知道,这场新年宴会,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庆贺,更是大秦迈向更好未来的开端。而她,会继续带着那枚玉符,带着对这片土地的守护之心,走在属于自己的旅途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