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pL的历史长中,诞生过许多冠军队伍,但像edg这样独特的,绝无仅有。
他们不仅在赛场上完成了让二追三的奇迹,更在赛后采访中,以一种近乎“坦率”到鲁莽的方式,将所谓的“夺冠秘密”和盘托出。
没有冠冕堂皇的感谢,没有滴水不漏的谦虚,只有一套套颠覆传统认知的“林氏逻辑”和全员统一的“运气论”。
这种毫不设防的姿态,让每一个观众都感觉自己窥见了冠军帷幕后的“真相”。
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“真实性”,引发了流量的核聚变。
这不仅仅是edg夺冠、uzi复出登顶、林耀新人封神这些传奇故事叠加所带来的爆炸性关注。
更在于赛后,无数资深分析师、视频创作者乃至普通玩家,都像解读密码一样,拿着edg队员的每一句采访,逐帧回溯比赛录像。
“看!这里fofo说他在硬扛,果然他放弃补刀在换血!”
“这里!jiejie说反野是临时起意,他们真的没做视野就直接钻进去了!”
“uzi说他是去勾引的,他这个走位确实是在卖破绽!”
……
这种将“口供”与“案发现场”一一对应的全民复盘热潮,凭空制造了海量的二次传播内容,形成了持续不断的话题漩涡,将赛事流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作为失败者的jdg,也在这场流量海啸中收获了巨大的、前所未有的关注。
按照电竞圈以往的生态,亚军通常是沉默的、被遗忘的,甚至要承受“失败者”的嘲讽。
但这一次,在edg“我们全靠运气”、“jdg最强”、“他们不敢拼所以输了”的叙事框架下,jdg的形象发生了奇妙的转变。
他们不再是“可恨的失败者”,而是变成了“可惜的强者”,甚至带着一丝“被奇葩战术坑害”的悲情色彩。
舆论场上充满了对他们的同情、勉励和鼓舞——“如果不是edg不按常理出牌……”、“明年再来,你们实力绝对顶尖!”……
jdg,因此收获了LpL有史以来,流量最高、舆论环境最为宽容的“亚军红利”。
一场决赛,双方都成为了流量赢家,这在此前的电竞史上,是极为罕见的景象。
这场决赛,以其独特的过程和赛后发酵,真正意义上实现了“双赢”,深刻地改变了联盟的流量分配格局与舆论生态。
……
总决赛的硝烟已然散去,征程还未结束。
后面三天,将是决定最后两张全球总决赛门票归属的冒泡赛。
比赛场地依旧,并未更换。
按照惯例,在冒泡赛决出三号种子和四号种子两支代表LpL出征的队伍后,将和一号种子和二号种子一起,举行出征仪式。
因此edg全队并未返回上海的俱乐部基地,而是继续留在酒店放松。
下午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在酒店房间内投下光斑。
“喂,阿耀,醒醒,有好消息。”主持人侧靠在床上刷着手机,当她看到屏幕弹出的几条重磅资讯时,眼睛一亮,伸手轻轻拍了拍身旁被子裹着的人。
“怎……怎么啦?”林耀的声音带着刚醒的迷糊,从被子里传来,揉了揉眼睛,缓缓醒转。
上一次edg对阵blg,林耀在赛前采访阶段当着现场和直播间无数观众的面约她吃夜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