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edg的决策(1 / 2)

在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中,下路是独一无二的双人线。

Adc和辅助的个人实力固然是基础,但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与默契配合,往往比单纯的操作堆砌更为重要。

一个顶级的Adc配上一个风格迥异的辅助,很可能非但不能产生“1+1>2”的效果,反而会因为思路、节奏、习惯的不同而相互拖累,打出“1+1<2”的尴尬局面。

林耀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能力,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,堪称极度偏科。

他拥有近乎“规则级”的技能命中率,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对线压制力和控制稳定性。

然而他在视野布控、游走时机、团战站位、大局观等辅助的通用技能上,却显得异常稚嫩,甚至达不到高端rank的平均水准。

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难题:想要为他找到一个“互补”的Adc,难度极高。

这个Adc不仅需要拥有顶级的个人操作能力,以保证在林耀分心(或无力)提供全方位保护时能够自保并输出;更需要拥有极强的游戏理解和大局观,能够在高强度比赛中,分出一部分精力像指挥官一样,实时指导林耀何时该做什么,弥补他意识上的短板;甚至还需要有包容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,去适应这位极度特化、优缺点都极其鲜明的搭档。

现实是残酷的。

职业赛场上,有几个Adc能在世界赛级别的对抗中,一边专注于极致的补刀、换血、走位和输出计算,一边还能像保姆一样时刻提醒辅助插眼、站位、游走?

不怕自己一个分心,操作变形,导致团战输出不足,成为队伍的罪人?

这种事情,经过无数网友和圈内人的讨论,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:能够完美发挥林耀极致对线能力,同时又能补足他所有缺点的Adc,以及一个愿意并且有能力围绕这样一套“非常规核弹”下路来构建战术体系的团队……

这一切的条件都太过苛刻,实现的难度堪比登天。

即使退一万步,假设真的有俱乐部拥有这样的Adc和战术储备,那么问题又来了:人家凭什么要为你一个一场职业比赛都没打过的新人,进行如此巨大的战术倾斜和资源投入?

凭你是天才?

职业赛场上,哪一个选手不是从天才少年过来的?

你一场职业比赛的表现都没有证明过,就要求队伍以你为核心,让久经沙场的明星选手来适应你、辅佐你、甚至“教导”你?

这听起来何其荒谬!

“啊呸!”

这或许是许多圈内人听到这种想法后的第一反应。

职业电竞是残酷的名利场,信任和地位需要靠实打实的战绩来赢得,而不是仅仅依靠rank中的高光集锦。

……

茂凯突然询问:“抛开队伍问题不谈,单纯从游戏体验上来说,你和Uzi一起打游戏,是什么感觉?”

林耀和uzi打过很多场,早已熟悉了。

uzi愿意配合他,主动减弱一部分极限操作,分出一部分宝贵的精力来指挥和教导自己。

自己则用那种近乎变态的技能命中率,弥补了uzi因分心而可能损失的对线压制力,两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补。

林耀简单地回复了三个字:“很不错。”

两个对线打崩了对面,拿到巨大优势,进入到他们不适合的中期,在职业联赛或许会出现问题,面对各个高手玩家,一点问题都没有,可以轻松赢下游戏。

茂凯的回复同样言简意赅:“嗯。”

对话就在这里戛然而止。

……

edg俱乐部,茂凯结束与林耀的qq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