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攻打临湘(1 / 2)

几乎同时,在独立旅攻击范围内的其他几处铁路关键节点,也发生了同样猛烈的爆破。

粤汉铁路北段,这条日军重要的生命线,瞬间陷入瘫痪。

一列正在行驶的日军军列,猝不及防地撞上了被炸毁的路段,脱轨倾覆,车上的物资和兵员损失惨重。

“成功了!”

前沿阵地上,独立旅战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。

消息传到旅部,丁伟重重一拳砸在桌上:

“好!干得漂亮。

命令各部,按计划转入防御,准备迎击鬼子的反扑。

我们要像钉子一样,钉死在这里!”

铁路被切断的消息,如同晴天霹雳,狠狠砸在了武汉日军第11军司令部,也砸在了正在前线苦战、试图稳住阵脚的日军各师团长头上。

“完了……”

阿南惟几接到电报,眼前一黑,踉跄几步,喃喃自语。

铁路被切断,意味着前线部队的退路和补给被严重威胁,军心士气将遭受毁灭性打击。

正如阿南惟几所料,正面战场上,薛岳的主力军团抓住时机,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。

得知退路可能被断,日军各部惊慌失措,抵抗意志大为削弱,溃败之势如同雪崩般蔓延。

而独立旅,在成功破袭铁路后,并未停下脚步。

他们依托有利地形,顽强阻击着从岳阳、通城方向扑来、试图重新打通交通线的日军援兵。

张大彪的101团在樟树湾一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,与日军反复争夺每一寸土地。

赵磊的102团和魏和尚的侦察营活跃在侧翼,不断袭击日军的后勤车队和指挥机构。

周健林的103团作为预备队,哪里危急就出现在哪里。

王哲的炮营则将所剩不多的炮弹,精准地砸在日军每一次集结和冲锋的队形中。

独立旅像一道坚固的闸门,死死卡住了日军北撤和增援的咽喉要道。

与此同时,薛岳指挥的正面大军,势如破竹,连续收复新墙河、汨罗江沿岸多处失地,对溃退的日军第40师团、第6师团等部展开追击和分割包围。

血战十余日,日军损失惨重,被迫全线溃退,向岳阳方向狼狈逃窜。

第三次长沙会战,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终。

硝烟散尽,湘北大地满目疮痍,却也迎来了久违的胜利阳光。

独立旅完成了薛岳赋予的切断敌后、配合反攻的艰巨任务,在平江地区站稳了脚跟,与南下的第九战区主力部队胜利会师。

战场上,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中国士兵和百姓。

丁伟、刘文英与薛岳派来的联络官紧紧握手。

“丁旅长,刘政委,薛长官让我转达他对独立旅全体将士的最高敬意。

你们是此次会战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。”联络官激动地说道。

丁伟看着周围欢呼的人群,看着远处依旧在冒烟的铁路线,看着身边这些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将士,缓缓说道:

“功劳属于所有牺牲的英烈,属于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弟兄。”

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辉煌胜利,如同一声惊雷,震撼了华夏大地,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。

八路军独立旅,这支被薛岳誉为“钢铁雄师”的部队,其威名更是传遍大江南北,成为了日寇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。

在平江地区与第九战区主力胜利会师后,独立旅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太久。

丁伟和刘文英深知,虽然重创了日军,但敌人根基未动,鄂南湘北的日伪势力依然盘根错节。

必须趁热打铁,扩大战果,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。

旅部会议上,气氛热烈而肃杀。

巨大的军事地图上,代表敌我势力的标识密密麻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