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聿修往他嘴里送了一口汤:“那倒不必,当年的迁徙令是逼不得已,杀了不少人。
如今山南民众生活习惯渐渐都跟中原一样,官话也都改了。
再迁徙,用处有限,劳民伤财。”
安王哦一声:“听说山南亩产很高?”
董聿修实话实说:“确实可以,一年两熟,最南的地方能一年三熟。如今户部正在将南北种植术汇总融合,看看能不能想办法互相促进。”
安王又问道:“如今内阁有哪些人?”
董聿修温声道:“六叔没设内阁。秦相已经告老。”
安王有些吃惊,没有内阁?六叔一人独裁?
“那如今满朝文武,你是最大的了?”
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意。
董聿修笑道:“我能有今天,都是皇祖父、大哥和六叔的栽培,还有公主的爱护。”
这话多少带着点恩怨,安王真没栽培他。
若是光看这个混账舅兄,董聿修想把碗扣他脸上!喂他吃个锤子!
但他不能,这是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兄长,从小和六叔、公主一个锅里吃饭,一张大床上睡觉。
也是父皇唯一的儿子,更是皇祖父的嫡长孙。
父皇把他当儿子疼,让他这从小没爹疼的人也感受到了一些父爱。皇祖父是他的伯乐,不嫌弃他的出身,还帮他隐瞒。六叔对他这么信任,让他位极人臣。
安王酸了妹夫一句,妹夫顶了他一句。
他没有再泛酸:“是你自己有本事。”
董聿修用几句朝政打开了安王的话,开始跟他闲扯:“大哥,北方各行省的官员中,可有大哥觉得得用之人?我离开京城多年,倒是不大清楚了。”
安王这次没小气,报了一串名字:“这些都是实干之辈,有些是皇祖父年间就得用的,有一些是我提上来的。”
董聿修笑道:“多谢大哥。”
安王又报了一串名字:“这些人是为了权衡利弊提上来的,才干一般,身后关系错综复杂,家族联姻众多。
若是不得用,不用也罢,反正一朝天子一朝臣。”
董聿修丝毫不在意他的酸话,满脸堆笑:“多谢大哥教我,您若不说,我哪里知道他们是怎么提上来的。”
安王的表情看似平静,但董聿修能感觉到,这家伙憋了这么久,今日能说几句朝政,心里美着呢!
他笑眯眯地喂大舅哥吃饭,对方毕竟做了十几年的皇帝,对朝堂的把控能力一直不弱,知道的事情多着呢。
别的不说,吏部名册中有哪些昏官、户部有哪些烂账、工部有哪些烂工程,大舅哥少说能知道个七七八八。
啧啧,若是不作死,慢慢将新夏耕耘好,也是很好的一个守成之君啊!
偏偏不知足,想一口吃成个胖子!
哼,等我先把你肚子里的货都挖走再说!
陆彦宏听着听着就发现了女婿的目的,他也没阻拦女婿。
他希望弟弟能把朝堂治理的更好,但北方这边,儿子比弟弟知道的更多。
若是儿子愿意说出一些旧账,弟弟捋起来更便利,不然还得慢慢查,费时费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