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1章 董尚书(1 / 2)

“朕不是要治谁的罪,而是要告诉大家。如今局势紧张,朕与皇后每日节俭度日,教导皇子皇女体恤百姓艰难。

希望诸位爱卿能与朕一般,你们家中孩子,很多朕都能叫出小名来,朕希望他们或者外出报效朝廷、或者在家孝顺父母,常怀谨慎之心,不可祸家乱国。”

“臣遵旨!”

“董先生当年舍弃京城富贵,一人深入南诏,吃苦受难,如今依然清贫度日。

传朕旨意,封董先生为太子太傅,教导太子读书。

诸位爱卿家中有子弟的,也可以多送孩子去聆听先生教诲。

我朝至今没有官学,请先生从官宦子弟着手,为我朝培养一些修身齐家样样都不落人后的青年后辈。”

啰里啰嗦说了一堆的场面话,众人听懂了他的意思。

谢谦的吏部尚书干不成了,要去当先生,不光教导太子,你们家里有孩子的也都送去好生听课。

谢谦也听懂了,这差事他是辞不掉了,往后战时上战场,平时当孩子王。

“臣谢陛下恩典。”

夏景帝又走过来亲自把他扶起来,然后抬脚往九龙台上而去。

“传朕旨意,即日起,董聿修任吏部尚书。”

众人感觉心里一紧,董先生干吏部尚书,小事情他睁只眼闭只眼,董驸马可不是个好相与的。

吏部尚书管百官,若是个手段强硬的,百官的日子不好过啊。

实话实说,这几年陛下主要精力在发展军备、提防北方,吏治管的少。

看来陛下是想整顿吏治啊。

谢成君坐在上面垂眸看着文武百官的头顶,过了这几年太平日子,很多人的斗志都快消磨没了。

有些人甚至想就这样南北划林而治也挺好的,何必去折腾呢。

大战随时会开启,不整顿一下吏治,将来大战打起来,后面人拖后腿,那还打什么,直接投降算了!

夏景帝和谢谦这一对翁婿提前没有任何商量,朝堂上配合的非常好,谢谦卸掉重任,从此把精力放在太子身上,做帝王和太子的军师、幕僚。

谢谦并不在意,董聿修是他表外甥,他女儿是皇后,他退的毫不犹豫。

安排完了谢谦的事情,夏景帝对六部其余衙门做了适当调整。

等说了半天,谢成君轻轻捧起旁边的茶盏递给他。

他喝了一口温茶后问道:“皇后可有什么话要说?朕一个人想不了那么周到。”

谢成君笑着回道:“臣妾没有什么要说的,陛下安排的很好。龙栖城的事情安排好了,还请陛下派人去把董尚书和郑将军叫回来吧。”

“也好,看看大郎什么反应。”

还在山林里打游击的董驸马和郑青书见到龙栖城来的人,很恭敬地一起听旨。

当听到自己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时,董聿修先是有些惊愕,然后平静下来。

董聿修当然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责任,恭恭敬敬地磕头谢恩。

表叔是陛下岳父,是南夏王朝建设最大的功臣。表叔一个眼神就能制止满朝文武,什么秦相裴骁,在表叔面前都不敢造次。

他不一样,他这个驸马都尉是北边的驸马都尉,他是半路加入的,他想立足脚跟,必须靠自己不断地立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