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磨村的晨雾带着地热蒸汽的温润,在核心密室外的星核岩墙上凝结成细碎的水珠,0.12Sv\/h的辐射让雾粒裹着淡银的光,落在陈静摊开的防御图纸上,晕开一小片湿痕。她半跪在地,半变异的手指捏着支炭笔,笔尖在“中层拦截区”的标注旁反复涂改——图纸上的电磁地雷分布太密集,与阿木的捕网藤触发范围重叠了,一旦同时启动,很可能误伤到自己人。探测仪悬浮在图纸上方,屏幕上的防御模拟动画正反复播放,红色的“误触发风险区”在中层区域闪烁,像块刺眼的补丁。
“还是有问题。”陈静的声音带着轻微的疲惫,青紫色鳞片边缘沾着的星核钢屑,在图纸上蹭出淡灰的痕。她昨晚熬到后半夜,把之前俘虏的纤维兵供词和无人机侦查数据都整合了一遍,却还是没解决中层拦截的协同问题。身后传来脚步声,她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林野——只有他的青铜刀鞘,踩在青石板上会发出这种沉稳的“笃笃”声。
“卡在中层了?”林野蹲在她身边,青铜刀斜靠在膝盖上,刀身映着图纸上的红蓝线条。他指尖划过“误触发风险区”,能感觉到陈静在图纸上反复按压的痕迹,纸页边缘都被磨得起了毛,“之前的布置太急了,把电磁地雷和捕网藤堆在一起,没考虑触发顺序。”
陈静点头,将探测仪转向他,屏幕上的模拟动画重新开始:“昨晚我翻苏明的笔记,他在‘启明基地防御日志’里写过,‘多层拦截需分阶触发,先软控,后硬防’,可我们现在是软控(捕网藤)和硬防(电磁地雷)同时启动,很容易互相干扰。”她的指尖在屏幕上的“启明基地”模型处停顿——那是苏明手绘的草图,三层防御线清晰分明,外围是预警带,中层是拦截网,核心是能量屏障,“我在启明研究所时,跟着苏明参与过基地防御改造,那时我们用的就是‘分阶触发’,只是现在石磨村的地形和资源,和研究所不一样,得改改才能用。”
林野的目光落在模型上,突然想起之前陈静提过,她在研究所时负责过中层拦截的调试:“你的经验能用上?比如怎么调整触发顺序,或者怎么让植物和机械防御配合?”
陈静的指尖轻轻抚过图纸上的星核塔标记,眼底泛起一丝遥远的光——那是元年45年的启明研究所,她刚满十八岁,穿着洗得发白的实验服,跟在苏明身后,在基地的中层防御区调试“电磁-植物协同装置”。那时苏明蹲在地上,手里拿着和现在一样的探测仪,对她说:“小静,防御不是堆武器,是让每种防御都‘各司其职’,就像人走路,先迈左腿,再迈右腿,乱了顺序就会摔。”
“能改。”陈静回过神,炭笔在图纸上划出两道新的线条,一道淡绿(植物触发线),一道淡蓝(机械触发线),“启明基地的中层拦截,是‘植物先控,机械后击’:先用捕网藤缠住目标,限制移动,再让电磁地雷触发,避免地雷炸到自己的防御植物。我们现在也能这么改,只是得给捕网藤加个‘延迟触发’,让它比地雷快0.8秒启动——阿木的植物化能力能做到,他之前培育的‘速生藤’,反应速度刚好够。”
“阿木!”林野对着通讯器喊,“来核心密室,陈静有新的藤种布置要和你说。”
阿木的回应很快,不到三分钟,他就扛着一捆新鲜的“速生藤”出现在巷口,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手臂上缓缓流动。看到图纸上的淡绿线条,他立刻用手语比划:速生藤能在0.5秒内展开第一重网,0.3秒后展开第二重,刚好比电磁地雷快0.8秒;他还能在藤种里混些“感应孢子”,只要有纤维兵或机甲靠近,孢子就会先发光,给防御者提个醒——这种孢子是他昨天在星核泉石缝里发现的,对金属和纤维能量特别敏感。
陈静的眼睛亮了亮,半变异的手指轻轻碰了碰速生藤的芽尖,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的活跃能量:“刚好!感应孢子能当‘前置预警’,比苏晴的感知更直接,守中层的村民不用一直盯着感知屏幕,看到孢子发光就知道有情况。”她在图纸上的中层区域,用炭笔在电磁地雷旁画了圈淡绿的点,“孢子就撒在地雷周围,半径两米,这样既不会误触,又能及时预警。”
苏晴抱着辐射绘图本跑过来时,后颈的纤维痕迹亮得像条细银链。她蹲在图纸旁,闭上眼睛,感知顺着陈静画的线条延伸,片刻后睁开眼,指尖在屏幕上的中层模型处轻点:“我的感知能和感应孢子联动!孢子发光时,我的绘图本会同步弹出位置标记,就算村民没看到孢子,也能知道目标在哪——就像启明基地的‘多源预警系统’,苏明爷爷的笔记里提过这个!”
陈静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——她差点忘了,苏晴的感知本质上就是一种“生物预警源”,和感应孢子、电磁探测器结合,刚好能复刻启明基地的多源预警。她伸手摸了摸苏晴的绘图本屏幕,青紫色鳞片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:“对!就是多源预警!启明基地的外围预警,靠的是‘机械探测器+生物感应虫+人工了望’,我们现在是‘苏晴的感知+阿木的感应孢子+村民巡逻’,比当年的基地还多一层保障。”
“那核心防御呢?”李伯扛着工具箱从工坊赶来,手里拿着块刚打磨好的星核钢片,“钢铁穹顶和共生核心的联动,要不要再调调?上次测试时,穹顶的电磁强度突然掉了0.2特斯拉,要是决战时出这问题,可就麻烦了。”
陈静立刻翻开苏明的笔记,找到“核心能量联动”章节,指尖在一行红笔标注处停下:“苏明写过,‘核心与外部防御联动,需加‘能量缓冲器’,防止核心波动影响防御’。启明基地的核心是‘星核反应堆’,和共生核心的原理类似,那时我们在反应堆和外围能量屏障之间,加了三个星核钢做的缓冲器,能吸收核心的多余能量,也能在核心波动时给防御补能。”
她指着图纸上的核心密室旁的三个红点:“我们也在这三个位置装缓冲器,用李伯你手里的星核钢做壳,里面装阿木的‘储能藤’——储能藤能吸收共生核心的多余能量,储存起来,一旦钢铁穹顶的电磁强度下降,就自动释放能量补上去。这样就算核心有波动,穹顶也不会掉强度。”
李伯接过图纸,眯着眼睛看了看红点的位置,又用钢片比了比尺寸:“能做!俺这就去工坊下料,缓冲器的容量按共生核心的10%来做,足够补穹顶的强度了——俺还在壳上刻几道散热槽,防止储能藤吸收太多能量发烫。”他转身就往外走,脚步快得像年轻时调试器械的样子,“中午前肯定能做好三个!”
王婶这时提着个陶瓮,里面是刚熬好的星核粥,粥香混着地热蒸汽的味道,在巷口弥漫开来:“陈丫头,先喝口粥歇会儿!”她把碗递到陈静手里,目光落在图纸上的防御线条,“俺听张三说,你在改防御,要是需要妇人们帮忙,俺们也能搭把手,比如给感应孢子装陶瓶,或者给藤种浇水。”
陈静接过粥碗,温热的粥滑过喉咙,带着安神花的淡香,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。她看着王婶围裙上沾着的活肌苔汁液,知道她早上帮阿木整理过藤种,忍不住笑了:“要是您不忙,就帮我们把感应孢子装进小陶瓶里,每个瓶里装一勺,封上木塞,方便守中层的村民撒——瓶子上记得贴片小绿叶,和普通陶瓶区分开,别拿错了。”
“放心!”王婶爽快地应下,接过陈静递来的孢子袋,“俺这就叫上西巷的几个妇人,中午前肯定装完!”
上午的核心密室周围渐渐热闹起来。陈静蹲在图纸旁,时不时用探测仪校准防御参数;阿木在中层区域埋速生藤种,绿色的纹路贴在地面,给种子注入激活能量;苏晴坐在巷口的石凳上,调试感知与孢子的联动程序,绘图本屏幕上的预警标记闪着淡绿的光;李伯在工坊里敲打星核钢,“叮叮当当”的声音顺着风传过来,和地热蒸汽的“嘶嘶”声交织在一起。
陈静偶尔会停下笔,想起元年45年的启明基地——那时她也是这样,蹲在苏明身边,看着他在防御图纸上勾画,听他讲“防御的本质是守护,不是杀戮”。有次基地遭遇辐射兽突袭,中层拦截的捕网藤出了故障,苏明带着她手动触发电磁地雷,一边调试一边说:“小静,以后你要是遇到类似的情况,别慌,先想每种防御的‘核心作用’,捕网藤是控,地雷是击,先控住,再出击,再乱的局面也能稳住。”
“陈静姐,孢子和感知联动好了!”苏晴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,女孩举着绘图本跑过来,屏幕上显示着模拟的目标轨迹:一个红色光点靠近中层区域,感应孢子先发光(淡绿标记),0.5秒后速生藤展开(深绿网),0.8秒后电磁地雷触发(淡蓝爆炸点),整个过程流畅得像水流,没有一丝重叠,“就算目标是机甲,也能先缠住履带,再炸它的关节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