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木立刻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卷烘干的火绒藤纤维。这种纤维不仅耐高温,还能和星核钢紧密贴合,是修补管道的绝佳材料。他将纤维剪成细条,蘸上融化的星核蜡,一点一点填进锈孔的细缝里,再用小钢锤轻轻敲实,动作细致得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。
祠堂后的管道挖掘遇到了麻烦。这段管道埋得深,有两米多,挖开的泥土里还掺着不少星核石,村民们用锄头挖得满头大汗,进度却很慢。苏锐拄着新做的星核木支架走过来,左腿的夹板已经换成了轻便的款式,他接过张三手里的锄头,虽然动作还有点拐,却比村民们更有力道:“我来挖,你们歇会儿。”
“苏锐,你的腿……”陈静刚想阻止,却被苏锐摆手打断。
“没事,挖个土还撑得住。”苏锐的护目镜推到额头上,露出眼底的红血丝,“总不能一直让你们照顾,这点活我还能干。”他挥动锄头,泥土和星核石被挖出来,露出部却已经锈空,用探测仪一测,锈蚀率竟高达40%。
“得换段新管道。”老村长看着管道,叹了口气,“这截是二十年前苏明换的,当时说能用三十年,没想到被纤维加速了锈蚀——村里还有备用的星核钢管吗?”
“有!在老工坊的地窖里!”李伯眼睛一亮,立刻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去搬管道。备用管道是当年苏明留下的,虽然有些锈迹,却比现在这段完好得多。村民们合力将旧管道拆下来,新管道抬进去,接口处用星核蜡密封,再用绞藤缠紧,确保不会漏气。
西巷的管道检修也在同步进行。王婶带着几个妇人,用麻布蘸着酸星草汁液,仔细擦拭管道表面的红锈,孩子们则帮着递工具、擦汗,巷子里的气氛忙碌却有序。当最后一处锈孔被补好,管道重新埋回地下时,已经是午后了。
林野打开主管道的阀门,蒸汽顺着管道流动,巷口的供暖石槽再次腾起均匀的白汽,温度也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。陈静的探测仪屏幕上,原本红色的锈蚀区已经变成了黄色的“观察区”,管道压力也恢复到1.2pa的安全值。
“还得做‘防腐层’。”苏晴突然开口,辐射绘图本上显示着管道的后续维护方案,“爷爷的笔记说,用安神花的灰烬混合星核蜡,涂在管道表面,能防止再次锈蚀——阿木哥的火绒藤纤维也能编成长条,裹在管道接口处,双重防护。”
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。阿木带着孩子们采摘安神花,王婶负责熬制星核蜡,李伯则用麻布将花灰和蜡混合,制成粘稠的防腐膏。大家分工合作,将防腐膏涂在暴露的管道表面,再用火绒藤纤维裹紧接口,确保每个细节都做到位。
当最后一段管道做好防腐时,夕阳已经西斜。石磨村的供暖石槽里,蒸汽再次充盈地腾起,在暮色中形成一道温柔的白帘,巷子里的温度也回升到了舒适的水平。村民们坐在石槽旁,喝着王婶熬的星核粥,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。
“赵衡想毁我们的供暖,没那么容易。”老村长喝了口热粥,看着巷里的蒸汽,语气里满是欣慰,“有苏明留下的法子,有你们这些年轻人,还有咱们全村人的劲往一处使,别说管道锈蚀,就是机甲来了,我们也不怕。”
林野站在石磨旁,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,青铜刀的刀身映着夕阳的余晖。他知道,这次地热管道的锈蚀检查,不仅修复了管道,更让石磨村的村民们更团结,也让他们对抗赵衡的信心更足了。接下来,只要守住供暖系统,完善防御工事,他们就能在赵衡的机甲到来时,有足够的底气一战。
苏晴的辐射绘图本在这时自动保存了管道检查的所有数据,屏幕上最后一页用红笔写了句话:“最坚固的防线,藏在每一次细致的维护里。”女孩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这句话,后颈的纤维痕迹在暮色中,泛着健康的淡粉色。
夜幕降临时,石磨村的供暖石槽依旧冒着均匀的白汽,主管道的检修口盖被重新盖好,周围还种上了安神花——阿木说,这种花的气息能稍微抑制纤维的活性,防止再次加速锈蚀。村民们渐渐散去,只有守夜的村民还在巷口巡逻,手里握着李伯新做的星核木武器。
林野和陈静最后检查了一遍主管道,探测仪显示所有锈蚀区域都已修复,管道压力稳定。“赵衡要是知道我们修好了管道,肯定会更急。”陈静的声音带着一丝轻松,半变异的手指在探测仪上关掉屏幕,“不过现在,我们至少不用担心冬天冻着了。”
林野点了点头,目光望向村西的红锈林。雾色渐浓,红锈林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,像潜伏的巨兽。但此刻,石磨村的地热管道里,蒸汽正顺畅地流动着,带着星核泉眼的温度,带着村民们的希望,在这片辐射末世里,筑起一道温暖而坚韧的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