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苑暖阁内,空气仿佛随着那封插着黑羽的密报而凝固。窗外乌云低垂,光线晦暗,将冷焰的脸庞笼罩在一片沉郁之中。
赵珩捏着密报的手指微微收紧,指尖因用力而泛白。勃尔金重伤,额尔德尼篡权……「草原苍狼」,这个名号他在一些零散的北狄情报中见过,据说其人残忍好战,对焰朝的敌意比勃尔金更甚,且不择手段。
「佛郎机人……」赵珩抬起头,看向冷焰,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「他们的手,竟然已经伸得这么长了?北狄王庭剧变,恐怕背后少不了这些西夷的推波助澜。」
冷焰没有直接回答,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北方,仿佛能穿透宫墙,看到那片广袤而动荡的草原。「勃尔金虽贪婪,但经多年交锋,其用兵习惯、底线所在,朕与边军尚且熟悉。如今换上一头更疯、更无所顾忌,还可能带着西夷利器的狼……」她顿了顿,收回目光,落在赵珩脸上,「你觉得,当务之急是什么?」
这不再是考校,而是真正在询问一位储君,乃至一位皇帝的意见。
赵珩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脑海中飞速运转:「第一,黑水峪方向不能松懈。额尔德尼初掌大权,内部未稳,未必会立刻撤军,甚至可能为了立威,发动更猛烈的攻击。增援必须尽快,粮草军械更要充足。第二,需立刻派遣精锐斥候,深入草原,不惜一切代价,探明额尔德尼的真实势力、与佛郎机人勾结到了何种程度,以及……勃尔金是生是死。第三,」他看向冷焰,「朝堂之上,需尽快统一共识。此等剧变,恐引主和主战之争再起,必须稳住局面,避免内耗。」
「共识?」冷焰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,「如何统一?靠朕的瓷片去吓唬他们,还是靠你太子的名分去压服他们?」
赵珩迎着她的目光,沉声道:「靠事实,靠利益,也靠……决心。儿臣会在朝会上,将此危机明示众臣。避战求和,只会让额尔德尼觉得我朝软弱,步步紧逼。唯有展示出不惜一战、且有战而胜之的决心与准备,方能震慑宵小,凝聚人心。同时,可暗中联络北狄内部与额尔德尼不合的部落,许以利诱,从其内部瓦解。」
冷焰静静地听着,末了,微微颔首:「思路尚可。记住,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。朝堂上那些嗡嗡作响的苍蝇,若只知抱着自家利益斤斤计较,阻挠国策……」她的眼神骤然一冷,「那便不必留什么情面了。」
她话中的杀伐之意,让赵珩心头凛然。他知道,这是父皇在为他铺路,也是在考验他能否驾驭这风雨欲来的局面。
「儿臣明白。」赵珩郑重道。
「去吧。」冷焰重新拿起那卷书,语气恢复平淡,「让朕看看,你这太子,能否担得起这‘非常之时’。」
* * *
离开西苑,赵珩立刻返回东宫,一连串命令迅速发出:
「速请韩老将军、李枢密使过府一叙!」
「令兵部即刻核查库存军械,尤其是箭矢、火油、以及……应对可能出现的西夷火器之装备,列出清单!」
「传令‘青鸾’,暂停部分内部清洗,抽调精干人手,配合军方斥候,全力侦查北狄王庭动向及佛郎机渗透情况!」
「告知福顺,将孙詹事一案初步审讯结果,以及北狄剧变消息,择要透露给几位立场中立但忠于社稷的御史台官员。」
他要抢在正式朝会前,先与军方重臣达成一致,掌握足够的信息和底牌,也要在朝堂上埋下引导舆论的种子。
半个时辰后,韩老将军和李枢密使匆匆赶到东宫书房。两人脸上都带着凝重,显然也已通过各自的渠道,得知了北狄的惊天变局。
「殿下!」韩老将军率先开口,声音洪亮却带着急切,「黑水峪那边,王屹将军刚稳住阵脚,这额尔德尼要是发疯似地强攻,压力巨大!增援必须立刻开拔!老臣请命,亲自前往督战!」
李枢密使则要更沉稳些,但眉头也紧锁着:「殿下,增兵之事刻不容缓。但国库……连续用兵,加之永兴仓一案暴露出的亏空,粮饷筹措恐有困难。而且,朝中只怕……」
「朝中之事,孤自有主张。」赵珩打断了他,将一份刚刚由内卫送来的、关于永嘉侯府与孙詹事勾结的补充口供放在桌上,「韩老将军忠心为国,孤深知。但您乃国之柱石,坐镇中枢更为重要。孤意已决,调陇右节度使、安西将军张文焕,率其麾下三万精骑,火速驰援黑水峪。张将军常年与西域诸国及草原部落交手,经验丰富,可应对复杂局面。」
韩老将军闻言,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,但看到赵珩坚定的眼神,最终化作一声叹息,拱手道:「殿下思虑周全,老臣遵命。」他深知,太子此举,既有用人得当的考量,也未尝没有分他兵权,培养新生代将星的意图。这是帝王心术,他无法反驳。
赵珩又看向李枢密使:「粮饷之事,孤会从内帑先拨付一部分,以解燃眉之急。同时,」他目光锐利起来,「请枢密院会同户部、工部,三日之内,给孤拿出一份详细的军需筹措与转运方案!谁敢在此事上推诿拖延,以通敌论处!」
李枢密使心头一颤,连忙躬身:「臣,遵旨!」
「至于朝中可能出现的杂音,」赵珩拿起那份口供,语气冰冷,「正好,借此机会,肃清一番。」
韩、李二人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凛然。这位太子殿下,经历投毒风波和北狄剧变,手段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硬和果决。
* * *
翌日,大朝会。
紫宸殿内,气氛比往日更加肃穆。百官列队,许多人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色和惊疑。永嘉侯今日告病未朝,其党羽更是噤若寒蝉。而北狄王庭剧变的消息,经过一夜发酵,也已在小范围内传开,更添了几分山雨欲来的压抑。
「陛下驾到——」
随着内侍一声高唱,新帝赵珩身着龙袍,缓步走上御阶,端坐于龙椅之上。他面色沉静,目光扫过下方群臣,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威仪。
「众卿平身。」
「谢陛下!」
例行礼仪过后,不等百官奏事,赵珩便直接开口,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:「今日朝会,首要之事,议北狄局势。」他言简意赅,将黑羽密报的内容,择要宣布。
尽管已有心理准备,但当「勃尔金重伤」、「额尔德尼篡位」、「勾结佛郎机」等字眼从皇帝口中清晰吐出时,朝堂之上还是一片哗然!
「什么?勃尔金完了?」
「额尔德尼?那个杀神?」
「佛郎机……西夷果然包藏祸心!」
……
惊呼声、议论声瞬间响起,秩序有些混乱。
「肃静!」御前太监高声喝道。
殿内渐渐安静下来,但那股不安的氛围却更加浓郁。
这时,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臣出列,正是礼部尚书周文渊,他乃是朝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只见他面带忧色,躬身道:「陛下,北狄内乱,新汗残暴,更兼西夷搅局,此诚多事之秋也。然我朝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百姓疲敝,实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。老臣以为,当务之急,应是加强边备,固守疆土,同时遣能言善辩之使臣,前往北狄,一则探明虚实,二则尝试与这额尔德尼接触,或可许以财帛,暂缓其兵锋,以换取我朝休养生息之机啊!」
此言一出,立刻得到了不少文官的附和。
「周大人所言极是!」
「陛下,兵者凶器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啊!」
「若能以金银换和平,乃百姓之福!」
主和之声,一时甚嚣尘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