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虽然输了35分,但陈一鸣第三节那几个进球,让我们看到了不屈的韧性。”王磊的声音里带着遗憾,“可遗憾的是,一场比赛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偶尔爆发。中国篮球,太需要一个能持球主导全局的外线核心了——有了这样的球员,今天的结局,或许会不一样。”
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照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。陈一鸣望着那影子,突然觉得,这影子就像中国篮球的路,很长,很暗,但只要往前走,总会有光。
比赛结束后,张康向组委会申请让队伍留下观看剩余赛事,“多看看强队的打法,哪怕学一点皮毛也是好的。”
没过多久,陈一鸣主动找到了张康,手里捏着衣角,语气带着点忐忑:“张导,我想跟山口一起回美国。”
张康愣了一下,随即了然地笑了笑:“是想回去看美高联赛?”
“嗯,”陈一鸣点头,“山口说那边球员实力比美国U17强,我们虽然打不了,但去现场看看也好。而且……”他顿了顿,没说下去——其实更重要的是,他想回去找林慧慧,自从她提出分手后就断了联系,他总觉得事有蹊跷,心里像堵了块石头。
张康看着他眼里藏不住的急切,拍了拍他的胳膊:“行,想去就去吧。正好山口也跟我提了,机票我让队里一起订了,明早的航班。”
陈一鸣松了口气,连忙道谢:“谢谢张导!”
晚上,陈一鸣和山口拓收拾好行李,一起去了张康房间。此时,他正对着战术板发呆,见他俩进来,指着沙发说:“坐。”
等两人坐下,张康叹了口气:“今天这场球,输得明白。咱不缺拼劲,就缺个能持球的外线核心——能自己攻,能串联队友,关键时刻还能站出来扛事的那种。”
山口拓接话道:“您说的这种,得是有顶尖得分能力,身体壮得像座山,速度快得像阵风,运球灵活得能钻缝,三分还准得离谱的,这种球员,百年都难出一个。”
张康看向山口拓,眼神里满是欣赏:“你就挺不错的,能投能传,脑子还清楚。”
山口拓笑了笑:“我在美国高中校队都打替补呢。倒是一鸣,常规赛还首发过两次,进步是真快,就是太需要合适的队友配合了,给他搭个能跑能投的,威力能翻倍。”
“你俩要是能在一支队,亚洲赛场基本没对手了。”张康感慨道。
“我们校队还有个韩国中锋,叫金家贤,是分卫金家严的哥哥。”山口拓忽然说,“那才叫厉害,身体壮实,手感又细腻,妥妥的亚洲第一中锋。这次他要是来打U17,说不定决赛就是韩国对美国了。”
张康的视线始终没离开山口拓,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日本小伙子的球商和沉稳。可国籍这道坎,谁也迈不过去。他拿起桌上的名单,指尖在陈一鸣的名字上停了停:“咱们男篮未来的底子,也就这样了。除非以后能有好的归化球员,否则单靠一鸣一个人,想在亚洲站稳脚跟,难啊。”
房间里静了下来,窗外的月光落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清辉。陈一鸣心里惦记着林慧慧,没多说什么;山口拓也懂张康的无奈,只是安静地喝着水。
临走时,张康送他们到门口:“回去好好看球,也把该处理的事处理好。”他特意看了陈一鸣一眼,“别光顾着瞎想,多琢磨琢磨球场上的事。”
“知道了张导。”陈一鸣应着,心里却早已飞向了大洋彼岸——林慧慧,等我回来问个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