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澜忽然坐直了些,看向他的眼神亮起来:“我最近对球鞋设计很感兴趣,一次偶然认识了个叫老周的,是耐克的设计师,好像很厉害。”
“你觉得我关心这个吗?”神秘人没回头,继续拍着球,语气淡得像水。
“我觉得这很酷,”于澜没听出他话里的冷意,自顾自地说,带着点骄傲,“他看了我的作品,找到了灵感,也许做设计更适合我。”
神秘人猛地停了动作,抓起篮球转身就走:“那你就不要来找我,我对你的设计没兴趣。”
“嘿!我哪里说错话了吗?”于澜慌忙起身,望着他决绝的背影喊道。可对方头也没回,很快消失在球场尽头的阴影里。
于澜重重叹了口气,重新跌坐回长椅。夜空的星星像是被冻住了,一动不动。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,刚才还因为提起设计而发烫,此刻却凉得像浸在水里。
风从铁丝网外钻进来,带着点枯草的气息,把球场上残留的篮球声也吹散了。
于澜仰头望着天空,星星像是被撒在墨色绒布上的碎钻,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。放弃篮球到底对不对?
这个问题像根细刺,扎了他好一阵子,可此刻再想,忽然觉得没那么重要了。
就像握不住的沙,既然松了手,就得认。那些球场上的呐喊,队友肩膀的温度,甚至吉姆那句没说出口的挽留,大概都随着这个决定,慢慢成了过去式。
他站起身,最后看了眼空荡荡的球场。灯光在身后明明灭灭,篮筐的影子斜斜地拖在地上,像个疲惫的句号。
神秘人刚才决绝的背影,或许就是在替他和这段日子道别——不必说什么,转身就够了。
于澜转身往出口走,脚步比来时沉,却也比来时稳。夜风掀起他的衣角,带着点篮球场上特有的橡胶味,他没有回头。
大概,这就是最后一次了。
莱克将视频倒回最后十秒,咖啡在杯底晃出圈涟漪。
画面里篮球弹框而出的瞬间,那个华裔少年像阵风似的从人群里钻出来,在空中舒展身体,右手稳稳按在球上,狠狠砸进篮筐——补扣得手,哨声同时响起。
“你看这弹速,这对篮板落点的预判,”他推了推眼镜,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弧线,“像不像丹尼尔抢前场板的样子?连在空中拧腰的弧度都像。”
玛丽凑过来,看着慢放画面里少年落地时扬起的球衣:“华裔孩子里,这么能跳的倒是少见。”
“不止是跳,”莱克点开回放,“你看他启动的时机,明明落后半个身位,却像知道球会往哪飞似的。橡树山最后只上三个主力,明显没尽全力,可这记补扣,是真刀真枪的狠劲。”
他关掉视频,杯底的咖啡渍像片模糊的影子。“总觉得在哪儿见过这股劲。”他喃喃道,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,像在数少年腾空的帧数。
玛丽把咖啡杯收走:“再像也是别人家的孩子。你啊,对这些孩子的执念,比当年在NcAA时还深。”
莱克笑了笑,没反驳。窗外的路灯透过百叶窗,在墙上投下几道竖影,像极了球场上的边线。有些瞬间,旧时光和新画面总会悄悄重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