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士记下要点。
“第三,”艾琳拿起那份加急文书,终于拆开,“这支商队,不要拦截,也不要惊动。让他们进王都。进城后,影线全部出动,盯住每个人,每辆车,每一袋货物。我要知道他们见了谁,说了什么,写了什么字。”
谋士合上笔记:“若他们真是探子,会不会察觉被监视?”
“会。”艾琳说,“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。只要他们还敢传信,就能顺藤摸瓜。我们现在不动手,是因为还没准备好。但他们更没准备好。我们是在等,他们在赌。”
谋士深深看了她一眼,低声道:“您已想得很远。”
“不是我想得远。”她说,“是过去的事告诉我,平静从来不是真的平静。叛乱前夜,宫里也在挂灯笼;敌军压境之前,市集照样卖菜。”
她走到灯架旁,拨了拨烛芯。火光跳了一下,映在舆图上,照出她半边脸的轮廓。
“下令吧。”她说,“‘寅字一号’档案即刻启用。今后所有涉及外患推演的情报,统一归档,专人保管,阅后即焚副本。”
谋士躬身行礼,转身出门。走到门口时,他停下脚步,回头看了一眼。
艾琳站在舆图前,左手按在雁门关的位置,右手握着一支朱笔。她的影子被灯火拉长,投在地图上,像一道横贯北方的防线。
窗外暮色渐沉,政务厅的灯火一盏盏亮起。书记官再次进来,捧着一摞新批文卷。艾琳扫了一眼,直接搁在旁边。
“刚才的命令,”她说,“现在就办。床弩图纸今晚必须送到西岭工坊。莱昂的调令,明早随晨报送出去。四方观势局的名单,限你三日内报我。”
书记官低头记下。
“还有。”她拿起那份商队报告,“把这一页抄三份,一份送工造革新署,一份给财政司备案,另一份……放进‘寅字一号’档案。”
书记官应下,抱着文书退出。
厅内只剩她一人。她重新看向舆图,目光从北境移向南方城邦。那里曾送来友好书信,也接待过访问学者。但现在,她必须重新评估每一次往来。
她取下朱笔,在南方边境轻轻点了一下。不是标记敌人,而是提醒自己——朋友也可能变成对手,只要利益改变。
她坐回案前,翻开一本空白册子,写下第一行字:“外患预警机制草案”。
笔尖划过纸面,发出稳定的声音。
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,是书记官去而复返。他站在帘外,声音压得很低:“谋士大人说,西狄最近招募的骑兵中,发现了两名前王宫禁军的身影。”
艾琳握笔的手停了一下。
她没有抬头,只说了一句:“查他们什么时候离营,经谁批准,领了多少遣散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