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傍晚,她和莱昂在政务厅连夜拟定政令。
第一项:全国主干道与村庄之间修建石板路,优先连接学校、医点、粮仓。三年内完成基础覆盖,由工部统筹,监察院全程监督资金流向。
第二项:组建巡回医队,每季度深入偏远村落巡诊。十郡试点设立公立医馆,配备基本药材与执证医者,费用由国库承担。
第三项:扩大皇家学堂招生名额,贫困家庭子女免学费、供餐食。同时资助乡村私塾统一教材,培训教师,每月发放补助。
财政大臣连夜赶来,担心支出太大。艾琳只说了一句:“钱花在刀刃上,才是真节省。现在不投,将来出乱子,代价更大。”
政令次日便下发。各地官员接到文书后立即行动。第一批修路工匠队伍带着工具出发,医队清点药品装车,教育署开始登记适龄儿童名单。
第三日清晨,艾琳站在王宫露台上,望着城门外陆续启程的车队。一辆辆马车满载石料、药材、书籍,驶向不同方向。
莱昂走上来,站在她身旁。“有人会觉得这是小事。修路、看病、教孩子,哪有抓贪官来得痛快。”
“可正是这些事,决定了百姓会不会真心拥护这个国家。”艾琳说,“制度让人不敢作恶,民生才能让人愿意守序。”
她指着远处一支刚出发的队伍:“那是去西岭的医队。听说那里有个孩子发烧半个月,家人用凉水敷头撑着。”
莱昂点头:“我已经安排护卫随行,确保安全。”
艾琳没再说话。她看着车队渐行渐远,尘土在阳光下扬成一道黄线。
这时,一名书记官快步跑来,手里拿着一份新报。“殿下,北境三村传来消息,说第一批修路材料已经送达,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路基。”
艾琳接过报告,扫了一眼,嘴角微动。
“告诉工部,加快第二批物资调拨。”她说,“另外,把西岭医队的行程再核一遍,务必让他们在五日内到达。”
书记官领命而去。
莱昂看了看天色,说:“接下来几天,各地都会动起来。等第一批成效出来,民心就稳了。”
艾琳点点头,目光仍落在远方。
一支马车突然偏了方向,车轮陷进路边软土。几个人跳下车,合力推车。旁边另一队人见状,停下自己的车过来帮忙。泥土飞溅,喊声交错,车轮终于转了起来。
马车重新上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