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照进工坊院子,落在未完成的木匾上。刻刀一下一下地划着,发出细碎声响。
消息很快传了出去。
市井间开始议论。酒馆里有人说:“听说了吗?女王要在北原乡结婚,就请村民吃饭喝酒。”
“真的假的?”另一人夹菜的手停住,“不是在大殿穿金戴银那种?”
“千真万确!我表哥在工部当差,亲眼看见工匠领料。”
“那咱们也算沾点喜气?”
“人家说了,不收礼,不收钱,谁想去都可以。”
孩童们编了新童谣,在巷子里跳着唱:“橡木门,玫瑰藤,女王嫁给护城人……”
农妇缝衣时聊起:“愿他们像春麦一样,扎根土地,共度风雨。”这话不知是谁先说的,转眼就成了街谈巷议。
王宫外的作坊彻夜亮灯。三位工匠轮班赶工,一人雕花,一人打磨,一人上漆。铁匠反复捶打戒圈,直到边缘光滑无刺。织工一针一线缝制婚书封套,针脚密实均匀。
第三日清晨,第一批样品送到了。
艾琳与莱昂再次来到工坊。木匠捧出婚誓匾初样,橡木底色沉稳,玫瑰藤蔓缠绕边角,中间八字清晰可辨。
她伸手摸了摸刻痕,指尖感受到凹凸的力度。
“做得很好。”她说。
铁匠递上两个木模,代表婚戒形状。一个是宽环,一个是窄圈,都打磨得圆润顺手。
“等正式打造时,我会用最好的银料。”他说,“绝不偷工减料。”
艾琳接过木模,放在掌心。她没说话,只是轻轻合拢手指。
莱昂站在她身边,目光扫过每一件物品。最后他看向那本婚书木匣,盒子不大,盖子上有浅浅浮雕——一棵橡树,枝头开着一朵野玫瑰。
“这就是我们要的。”他说。
工匠们围在一起,脸上都有笑意。
有个年轻学徒鼓起勇气问:“能不能……让我去北原乡现场看看?”
艾琳看向他:“你想去?”
“我想亲眼看看那天会发生什么。”少年声音不大,“我想知道,真的有人能为了爱放弃一切排场。”
她看着他,然后点头:“可以。那天所有人都能来。”
人群又是一阵低语。
太阳升高了,工坊里的活计仍在继续。新的木料被搬进来,刻刀声、锤击声、剪布声交织在一起。
艾琳站在院中,手里还握着那个婚戒木模。莱昂靠近她,轻轻握住她的另一只手。
她转头看他一眼,什么也没说。
远处传来鸡鸣。一辆马车驶过宫墙外的街道,车上坐着刚领完材料的工匠,哼着不成调的小曲。
城南一家茶铺里,老板娘对客人说:“你说他们什么时候办?”
“快了。”客人望着宫方向,“看这动静,不会拖太久。”
而在工坊深处,老木匠正俯身调整刻刀角度。他的手很稳,一刀落下,玫瑰花瓣的轮廓渐渐清晰。
艾琳指尖抚过木匾上的刻痕,低声说:“他们会记得这一天。”
莱昂握紧她的手,没有回答。
阳光洒在未完成的婚誓匾上,照见两个并立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