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所提皆为虚务。”申直言,“无具体时间,无执行机制,也无担保条款。更像是在探我国态度与实力。”
艾琳点头:“我也如此判断。”
她站起身,走到案前,提笔写下几个字:“外交三策”。
写完,她念出声:“一曰广听言,二曰缓结盟,三曰积信望。”
申听着,神色认真。
艾琳继续说:“自即日起,设立‘外使记事簿’。凡来访者言行,无论大小,皆由你亲自记录归档。每月汇总,呈我亲阅。”
“是。”申应下。
“另选通语译员三人。”艾琳补充,“专训外交辞令,不得使用俚语或模糊表达。对外每一句话,都代表国家立场。”
申记下全部指令。
艾琳最后说道:“我们现在没有强兵压境之力,也没有百年盟约的资本。但我们有清明之政,有稳定之局,有愿意倾听的姿态。”
她停顿一下,声音低而坚定:“这就够了。外交之路,今天走出第一步。”
申离开后,艾琳独自留在议事厅。窗外天色渐暗,烛火被点亮。她翻开新制的记事簿,看到申已提前写好今日会晤摘要:
——时间:午时三刻
——地点:正殿偏厅
——来访者:邻国使者未
——主要言论:赞我国治世有序,提出三项合作意向(商路互通、农技共享、定期遣使)
——我方回应:持开放态度,允后续商议,强调合作需基于 utual goodwill(*此处原文为中文:“相互善意”*)
——结论:初步接触完成,关系待推进
艾琳用笔圈出“相互善意”四字,在旁边批注:“此词需统一表述,今后一律称‘共怀诚意’。”
她合上记事簿,伸手取来另一份空白册子。封皮上无字。她提笔写下标题:《外交通则·初稿》。
第一行,她写道:“凡外使来访,必设接待流程:迎入、赐茶、问情、录言、送别,五步不得缺省。”
第二行:“会谈内容分三级:可议、待查、拒谈。标记清晰,上报备案。”
第三行:“所有承诺,未经君主亲批,不得生效。文书须双签,副本存档。”
她写到这里,停下笔,看向窗外。
夜已降临,宫灯次第亮起。远处传来一声更鼓。
她重新执笔,在页末添上一句:
“国之交,在信;信之立,在行;行之始,于此日。”
刚写完,书记兵再次推门而入。
“申大人送来最新记录。”他递上一张纸条,“使者离宫前,在驿馆登记停留期限——七日。”
艾琳接过纸条,看了一眼。
她把纸条夹进《外通信则》初稿中,合上册子,手指轻轻压在封面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