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本写得更全。不仅提到种子问题,还建议由村中长老组成评议会监督执行。她在评语栏写下:“可行,但需防长老专权。”
一本接一本,她看得极慢。每一份都看完才翻下一页。
傍晚时分,寅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汇总表。
“目前评出八份高分卷。”他说,“最突出的是编号‘庚七三’的这份。”
艾琳接过试卷。这是第三场的策论。文章开头就点出核心:“税非越多越好,而在取之有道。”后面列出五项具体办法:按产出定税额、春耕期间免劳役、允许以工代税、设立村级账目公开、每年核查一次土地状况。
每一项都有例子支撑。比如他说某村曾试行以修渠抵税,结果三年内灌溉面积翻倍。
艾琳看完,把卷子放在一边,单独标记。
“这个人,叫什么名字?”她问。
“编号对应登记册。”寅说,“叫卯,父亲是铁匠,母亲早亡。十五岁参军,去年退伍回乡。”
艾琳没再说话。她继续看剩下的卷子。
夜深了,灯油换了两次。书记兵送来热水,她喝了一口,继续批阅。
最终,共选出十二人进入复试。其中编号庚七三居首。
寅带着名单来找她时,她正在整理评语。
“明天复试面试。”艾琳说,“问题由我亲自出。还是匿名,只报编号。”
“是。”
“另外,通知工务司,从明日起,所有新建项目的人事安排,优先考虑本次选拔合格者。”
寅记下命令。
艾琳合上最后一本评卷簿,抬头看向窗外。月光照在东殿屋顶,瓦片泛着冷光。
她站起来,走到墙边,把《官员任用条例》草案钉在墙上。然后拿起炭笔,在第一条
“以后每个官职,都要这样选。”她说。
寅站在门口,低声回应:“已经开始变了。”
艾琳转身,拿起那份编号庚七三的试卷,轻轻抚平折角。
她的手指停在答卷末尾那句话上——
“治国不在威严,而在让每个人都有路可走。”
烛火跳了一下。
她把试卷放进随身的木匣。
门外传来脚步声。
寅说考官们准备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