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完字,艾琳伸出手。
副使看了看,握住她的手。
厅内一片安静。几秒后,有人轻轻鼓掌。声音不大,但持续不断。
艾琳松开手,站直身体,说:“今日之约,非止于利,更始于信。”
没有人接话。这句话说完,仪式就算完成。
瓦兰使者收起国书,准备离开。走到门口时,副使停下,转身说:“我国愿与合垣建立常驻使馆,以便日后沟通。”
厅内气氛一紧。
艾琳没有立刻回答。她看着对方,说:“目前我们尚无接待常驻使团的制度。但我愿意派回访使团前往贵国,学习外交礼制与成例。三个月内,可开启互访。”
副使想了想,笑了。“这个提议很好。我们欢迎你们的到来。”
他说完,鞠躬退出。
议事厅里只剩下合垣的人。
使节松了口气,低声说:“总算成了。”
艾琳没说话。她走回主案前,翻开一本新册子,开始写第一批回访使团的人选名单。
阳光从窗外照进来,落在她的肩上。名单写了三页,她停下笔,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山脉。山影清晰,轮廓分明。
她低头继续写。
笔尖划过纸面,发出沙沙的声音。
名单写到第四个人时,书记兵进来,说李承之的消息到了。
艾琳停下笔,接过信。
信上说,他已经安全返回边境哨站,带回瓦兰内部对条约的真实反应——多数官员认可合垣的处理方式,认为此举展现了克制与智慧。
她看完信,折好放进袖中。
然后继续写名单。
第五个名字是李承之。
她在他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,表示重点人选。
名单写完,她合上册子,放在一边。
议事厅外传来脚步声,是新的文书官来交接工作。她抬起头,说:“把今天的签约记录归档。国书副本送存典籍库,原件放入正殿陈列柜。”
文书官应声退下。
她坐在案前,没有动。
阳光还在照着,她的影子投在墙上,纹丝不动。
笔搁在砚台边,墨迹未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