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区:纯麦
第二区:纯豆
第三区:麦豆间作
她拿出本子,记下日期、天气、墒情。翻开新的一页,写下第一行字:“三月十七,播种完成,待出苗。”
中午,她蹲在田埂上吃饭。糙米粥配咸菜,一碗吃完,放在石头上。抬头看去,土地安静,没有动静。但她知道,
下午,她召集参与试验的三户人家开会。地点就在田头的小棚屋。屋里只有一张桌子、三条板凳。她把记录本摊开,说:“每天有人来查看,记一次情况。谁值班,名字写在墙上。”
张氏的男人问:“要是发现苗没出来呢?”
“先等七天。七天不出,补种。补种用备用种子,不能耽误。”
又有人问:“肥料还要再上吗?”
“等苗长到一拃高,再追一次稀粪水。现在不能浇,会压苗。”
会议结束,大家各自回家。艾琳没走。她留在棚屋里,点起油灯,重新核对数据。外面风刮了一下,灯焰晃了晃,她伸手挡了挡。
她翻到最后一页,写下一句话:
“地不会骗人。你怎么待它,它就怎么回报你。”
然后合上本子。
第十天,第一批绿芽冒出土面。小麦的叶子细长,豌豆的嫩茎带卷须。第三区的间作田里,两种苗挨着长,互不遮挡。
艾琳带着记录本过来,蹲在一株豌豆旁看了很久。根部土壤松软,有蚯蚓爬过的痕迹。她轻轻拨开一点土,看到根上有细小的瘤状物。
她站起来,对旁边的村民说:“看到了吗?这就是养地的东西。”
那人凑近看,点点头:“还真有。”
艾琳回到棚屋,打开本子,在“出苗情况”一栏画了个勾。外面阳光正好,照在刚竖起的木牌上,字迹清晰。
她喝了口水,拿起笔,准备写今日观察记录。
门外传来脚步声,一个年轻人提着水桶进来。
“艾琳,今天轮我值日。要不要先浇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