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巡逻恢复每日三次。东谷了望台加了夜岗,由夜刃组轮值。艾琳重新调整了骨哨信号——两长一短,代表敌踪显现,所有人员立即进入反击状态。
她召集哨岗人员,当面演示新信号。吹一遍,再让他们复述一遍。确认每个人都记住了。
“以前我们靠它集合。”艾琳说,“现在它不只是报警,也是出击的命令。”
有村民问:“要是信号响了,我们怎么办?”
“按新编组行动。”她说,“前线组守主障,支援组搬物资,夜刃组准备出发。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去哪。”
一天过去,山外依旧安静。没人出现,也没动静传来。
第三天清晨,一个年轻守卫在校场边找到艾琳。他说昨晚值夜时看到远处山坡有烟尘扬起,很淡,只一会儿就散了。
艾琳听完,没立刻回应。她让那人原地等着,转身进了指挥棚。拿出望远镜,登上哨台最高处,对着东面山脊看了半个时辰。
下来后,她下令:“今日全员保持战备状态。夜刃组今晚进行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。目标设定为敌军粮道临时营地,路线走北沟小径,限时两刻钟完成突袭撤离。”
彼得领命去安排。艾琳则把最新的哨报记入本子,并在地图上标出烟尘出现的位置。
午饭后,她在墙板上钉上了最终版的夜刃组名单。用集合点。
有村民路过指挥棚,看见她在检查每个人的装备记录。弓有没有修好,刀够不够锋利,绳索是不是结实。一项项核对,一笔笔记下。
“真的会打出去吗?”有人小声问。
艾琳抬头:“只要他们敢来,我们就不会只等着。”
夜幕降临,校场边缘的训练仍在继续。这次所有人全副武装,模拟真实任务环境。艾琳站在高处 watg。每当有人发出声响,她就吹一声短哨,表示暴露。
最后一轮演练结束,八个人全部抵达终点,耗时一刻四十七秒。艾琳走上前,看了看每个人的呼吸节奏,点了点头。
“可以了。”她说。
她回到指挥棚,取出那张写着“火起即攻”的油纸。打开看了一会儿,然后放进火盆里烧掉。灰烬倒入水碗搅匀,泼在屋后土里。
接着她铺开一张新纸,写下了反击预案的最终指令:
- 敌若现身,正面固守牵制;
- 夜刃组自北沟出击,目标为敌后补给线;
- 行动时间定于拂晓前两刻,以骨哨两长一短为号;
- 成功后撤回东谷暗道,不得恋战。
写完,她将纸折好,放入随身皮囊。
午夜,南坡巡哨再次回报,一切如常。艾琳站在哨台下,手里握着更新过的作战简图。她刚听完报告,转身走向指挥棚。
风从林间穿过,吹动了墙板上的名单一角。